新媒体时代人物报道怎么做?易欣副教授:要有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意识

撰稿:学生新闻社 张馨尹 蔡越妙  摄影:学生新闻社 林蔚  
2021-04-15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在信息阅读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面对新媒体传播快捷、信息海量的冲击,人物报道要如何成功“突围”,被人们所接受呢?
 
  4月12日,在2021年校园媒体人进阶计划第四场讲座中,人文与传播学院易欣副教授针对这一问题,为我校学生记者带来了主题为“说出他的故事——新媒体时代的人物采写方法”的讲座。
 
  易欣将现代人接受新媒体信息方式的特点总结为:“快餐式”“碎片化”“形象化”“娱乐化”“个性化”“求新、求异、求奇”“茧房效应”“互动化”。他指出新媒体时代,人们阅读新闻的时间较少且碎片化,更愿意选择阅读开放奇异、形象生动的信息,可能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形成信息茧房。相应地,新闻报道应注重为青年人提供可借鉴、明示方向的信息,为年轻读者提供可以启迪人生方向的优质作品。他认为,好的人物报道能给读者更多的启迪。
 
  “写人物就是讲故事。”如何写好人物故事?易欣表示,首先得避开“采写表面化、报道程式化、写作八股化、人物形象被‘神化’、人物塑造扁平化”等误区。他强调,虽然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人物报道不应彻底受制于这些变化,要坚持它的报道原则:坚持真实性,回归人物本色;坚持群众性,贴近百姓视角;坚持趣味性,挖掘典型故事;融媒体共动,形成传播合力。
 
  谈到人物故事的采写方法,易欣总结了10条:做功课,故事来得更从容;巧提问,挖掘不为人知的故事;定选题,人物故事符合时代精神;搭“骨架”,故事娓娓道来;多媒体,故事传得更远;重细节,故事更精彩;写矛盾,情节扣人心弦;重情感,人物有血有肉;上“好”图,故事真实可见;做标题,故事意境深远。他特别提到,新媒体时代,在采写人物故事的过程中,记者要有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意识,巧用多媒体形式,让故事传得更远。
 
  “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易欣表示,撰稿后需要多看、多改。一个优秀的作者应该做到通篇反复阅读,不要把自己都不愿意看的文章交给编辑和读者。
 
  在互动环节,参加讲座的校园记者们结合平时在采写中的疑惑积极发问。其中,关于如何平衡好“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易欣的建议是“多采访,多观察,抓细节”。
 
  “易欣老师的讲座解答了我在人物采写上的疑惑。”人文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学子王漫表示自己收获颇丰,“这也为我本学期深度报道的专业课做了课外知识的补充,进一步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