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八届教学竞赛落下帷幕

撰稿:教学促进部 郑旭东  摄影:传媒中心 朱鲜艳 教学促进部 郑旭东 学生新闻社 石子涵  
2021-07-09
比赛现场  
1/23

  日前,我校第八届教学竞赛落下帷幕。本届竞赛共有13个教学单位遴选推荐了26个教师(团队)参加教学创新比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下简称“青教赛”)理论文科组和理工组(含1名英语教学选手)三个组别的校级竞赛。经评委综合评定,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9名(名单附后)。
 
  教学竞赛是广大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学能力和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各参赛教师(团队)在竞赛中展示了各自风采,赛出了优秀水平。
 
  与往届教学竞赛相比,本届竞赛亮点主要有:一是竞赛组别增多,参赛选手数量增多。在往届青教赛文科组和理工组的基础上,对接厦门大学教学比赛和全国教学创新比赛,增加了教学创新组,校级参赛选手数量较上一届(13人)增加了一倍。二是评审材料电子化,评审内容更综合。所有选手的参赛材料全部上传平台,选手的现场演示全程录像后上传。这一方面减少了大量竞赛材料纸张打印,另一方面评委观摩评审现场后,可以对选手所有参赛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评审。三是邀请学生担任青教赛评委,促进教学相长。学生评委由不同级别不同专业学生搭配构成,现场聆听并参与评议。这既增强了教学竞赛的现场授课氛围,也直接反馈了授课对象的现场感受。学生评委意见与专家评委意见一致性良好。
 
  学校将从竞赛中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厦门大学第十六届教学比赛。今后,我校也将继续不断优化竞赛设计,努力实现教学比赛、课堂教学及教师培养有机结合。
 
部分获奖教师感言:
 

曲立杰
机电工程学院
(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在此次大赛中,评委点评专业,选手强者倍出,比赛的结果更是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感谢评委老师们对课程的认可!感谢课程团队老师的辛苦付出和努力,是大家在课程建设中的每一份耕耘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更要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整个比赛的准备和参赛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在比赛过程中,我看到了自身不足,也看到了各位选手的优秀表现,他们的教学设计、表达方式、教学形式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会继续努力!
 

周涛
设计与创意学院
(青教赛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首先感谢学校组建这样的比赛平台,让我充分认识到各个专业老师的专业特长以及教学特色,受益匪浅。也感谢设计与创意学院认可我的教学能力,并推荐我参与竞赛。在本次比赛中,各个优秀教师选手的教学策划和表现,还有评委高水平的点评,让我认识到在教学能力上,自己仍然有非常大的进步和发展的空间。而通过了本次教学比赛,我也验证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些想法:除了对课程大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案的精心设计之外,在教学实施中,换位思考十分的重要。也就是说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当下接受知识上限是如何等问题,不能依照自身惯性思维进行“强制教学”。理清学生的思维逻辑后,再在课程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引导、教学技巧等,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这只是当下我对于自身教学的粗浅总结,提升教学水平,开发教学能力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孙鲁闽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教赛理工组一等奖获得者)
 
  第一次参加校级教学竞赛,我的心情还是挺忐忑的,有种当年在北师大参加本科生说课大赛的感觉。比赛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我从其他老师身上学习了很多,真是收获满满。另外,比赛过程中,有许多小细节都让选手们很感动。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一次经历!
 
第八届教学竞赛获奖结果
 
奖项 获奖教师 教学单位
一等奖 周涛 设计与创意学院
曲立杰 机电工程学院
孙鲁闽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等奖 王中佾 人文与传播学院
刘玥 会计与金融学院
郭丽清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邱玥 机电工程学院
林龙镔 土木工程学院
林建荣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等奖 张鹏骞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黄卓静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樊林堉 会计与金融学院
陈秋强 管理学院
王海玲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萍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洪瑛杰 机电工程学院
谭跃 建筑学院
优秀奖 杨波 法学院
邹乃馨 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
刘佳宜 设计与创意学院
张凡 会计与金融学院
王丽 管理学院
王立志 机电工程学院
黄起益 土木工程学院
沈程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罗江华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同一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