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毕业典礼,王瑞芳院长都亲自为毕业生援正流苏。毕业生从上场等候区走到王瑞芳院长面前只需要五步。而就是这五步的距离,毕业生们完成了从在校生到校友,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6月27日下午,第三场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主楼群3号楼大报告厅举行。在这里,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300名毕业生完成了人生的转变。
母校永远是母校
“我相信,母校与你们之间的缘分绝不仅在于大学这几年,而会延续一生。”在致辞中,王瑞芳院长希望毕业生们,放心大胆去走自己的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彩,“累了,倦了,想‘嘉’了,欢迎你们随时回来。”
戴一峰副院长在主持时也真挚地说:“不管成功或失意,顺境还是逆境,希望你们记住,母校永远是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后盾。”他还和毕业生们相约,每年的校园开放日和校庆回“嘉”看看。
“母校对我来说就像是家,是一个有需要我,我就会回来的地方。”毕业后的三年,2012届建筑学系校友曾国垠多次回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这次他还作为企业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对于曾国垠来说,嘉庚学院是他“开始做梦的地方”。他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了游泳队、帆船队,创办了校帆船协会,参加了十佳歌手比赛、辩论赛等。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已经成功创办厦门古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他表示:“我特别爱母校,学校造就了我。”
成长是一首唱不尽的歌
优秀毕业生代表、土木工程系的刘晓东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四年来的成长:“我在嘉庚度过很值得回味的四年,如果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便是我现在站在这里,脚不会再发抖了。”在校期间,刘晓东竞选过部长,担任过辅导员助理,参加过活动,主持过比赛,连续7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获得中国银行奖学金和泷澄学业奖学金。经过四年的历练,他已然褪去躁动的浮华,展示出成熟稳重的一面。
“作为嘉庚学院的学生家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学校的发展,做学校发展的热情宣传者和坚定支持者。”看着台下学业有成的女儿,家长代表曾川农在台上欣慰地笑着说,“五年前,当我的孩子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来到这个叫做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地方时,她还是那么的稚嫩和不自信,或许还不懂得大学对构筑人生所产生的意义。如今她已考上华侨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人也变得更加从容、自信和坚强,我们感到很骄傲。”
这样欣慰的笑容也出现在建筑学系毕业生林博泓父母的脸上。为了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他们特地从广东赶来。对于儿子五年的变化,林妈妈坦言:“我儿子回家乡实习的时候,各方面都得到了单位的认可,可见他真的在嘉庚学到了很多,这五年时光没有白费。”
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
在毕业典礼还没开始之前,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们早早地到了。在等候入场时,毕业生们最多的动作就是“自拍”。有的毕业生还拿起自拍杆,往自己正前方一放,然后许多“学士帽”都凑过来“抢镜”。
“以前都没觉得自己原来这么爱自拍。毕业了,我一定要找想要一起拍照的人都拍一遍,不管是之前喜欢的,还是以后再也不会见面的。”看到这情景,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毕业生杨盼盼感慨道。曾任校学生创新与创业协会主席的他,曾送走了一批批学长学姐,现在轮到他毕业了,也有一批学弟学妹来为他送行。他开玩笑地说:“学校环境太好了,我跟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都很好。早知道多挂几科,就可以不这么早离开了。”
“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这是杨盼盼告别大学生活的方式。在接受王瑞芳院长援正流苏时,和很多毕业生一样,他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走到王瑞芳院长前,原本想对王院长说的“辛苦了,我爱您”,都化在了那深深一鞠躬里。
曾经的片段,满满的都是回忆
“三年前,我也坐在这里。和你们一样很激动、很躁动。那时候,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是当毕业典礼上响起《凤凰花开的路口》时,我的眼泪决堤了,三年后我又回到这里,更激动、更躁动,看到你们就像看到当时的我。”校友曾国垠富有激情的演讲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个毕业生。
今年毕业典礼上感动大家的不只是那一首首惜别之歌,2015毕业季MV《匆匆那年》也让毕业生们回忆起那段属于自己的大学时光。“MV里面的很多画面都勾起了我的回忆,很多熟悉的场景,我爱的人,还有舒心的风景。”这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吴巧玲看完MV后的最大感受。
对于“Green Style”团队的姚君来说,毕业了,他一闭上眼想起的不是参加过的比赛,获得的奖项和荣誉,而是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占座、吃饭等琐碎的场景。他说:“最难忘的还是同学之间的情谊。毕业了,我的心情一半是舍不得,一半是对未来的向往……”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