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吧】趁春日微醺,踏遍风铃木的金色海浪

撰稿:学生新闻社 刘雪纯  摄影:传媒中心 朱鲜艳 学生新闻社 韩瑞 赵维婧彤 邱祉涵 邓程文 林子涵 尚昱博 张含琪  
2025-03-31

  天地为熔炉,春风作匠人。当日轮向山峰倾泻蜜色余晖,那一株株擎着千盏鎏金杯盏的铃木便成了光的祭司,它将春光熔铸成十万枚金鳞——这便是黄花风铃木披挂的黄金甲。每一片花瓣都是锻打的薄铠,在枝头铮然列阵,以倒悬的鎏金箭镞刺破春寒。且以落花为舟,溯游这场鎏金色的春日歌剧,让每片花瓣坠地的脆响,都成为叩开嘉庚学院晨昏之钥。 

 

  黄花风铃木将沸腾的金箔泼向主楼群的红瓦片,金黄的花球悬垂在燕尾脊间,仿佛钢筋森林里点燃的簇簇焰火——这是黄花向“嘉”人递出的金色信笺,用蜂鸟才能破译的密码,书写着“嘉园”与铃木跨越时空的契约。

 

  当琉璃穹顶筛下斑驳的光晕时,整座生化大楼便成了会呼吸的风铃木,伴“嘉”人倚窗远眺,捕捉春日气息。

 

  最精妙的设计师总在三月败给春风,任那些铃铛状的明黄小朵,将蓝天点缀成了暖融融的旧信纸——那是寄给“嘉”人们的春日邀请函。

 

  暮春的日光穿过黄花风铃木的枝桠,碎金般洒在她的发梢。她旋身隐入簌簌作响的金色帷幕,只留满地斑驳的光影,留恋她下一次的舞步。

 

  风起时整片花林都与她共舞,倾斜的枝干是俯身相邀的绅士,邀“嘉”人共赴一场风铃木的约会。

 

  当贝斯手拨动琴弦,黄花风铃木的枝桠便成了共振的琴箱。低音粒子震颤着暮春的空气,悬垂的金黄花簇应和着泛音微微抖颤,簌簌跌落的五瓣小钟正巧卡进贝斯四弦的间隙,见证了她的莞尔一笑。

 

  地下根系与音乐的隐秘和弦,让低频震动唤醒沉睡的泥土,铃木与五线谱终于在暮色里达成永恒,谱写着“嘉”人的青春。

 

  斜阳把“嘉”人的影子绣在风铃木的主干,整棵树已偷听了太多少女心事。年轮悄然松动了三寸,让某段被晚风卷走的嬉闹卡进春光的缝隙。

 

  交叠的笑声惊动了在年轮里沉睡的铃铛,整棵树忽然抖开满身明黄璎珞,将“嘉”人的私语撒成一场不会淋湿的太阳雨。

 

  暮色未稠的下午,书页翻动时惊起的碎金,正悄悄攀上“嘉”人们蜷曲的膝头,此刻年轮正在地下默诵她们勾画的段落,将它读进了春日的永恒。

 

  暮春的湖面是打翻的琉璃盏,“嘉”人们的倒影在碎金波光里摇曳,整个湖面便成了巨大的取景框。黄花风铃木便被拓印在了水的柔软胶片上,而“嘉”人们的剪影早已被落花修改成了无法破译的押韵诗行。

 

  暮春的斜阳将孩子们的影子揉进了铃木的迷宫,他们将追逐的脚步声踏入了彼此的童年,飞溅的碎石撞上树干,整棵黄花树便抖开浑身金箔,追着他们狂奔的轨迹,在石板上拖曳出了蜿蜒的银河。

 

  七彩泡泡穿过风铃木的树枝,折射出彩色的黄昏光谱。那泡泡枪管里,也已悄然萌发了回忆,关于“嘉”人们共同的鹅黄色春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亲爱的“嘉”人,下个春天,希望我们依旧会在风铃木丛中相遇,继续撰写我们未完的青春。

[编辑:朱鲜艳]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