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厦门作为我国的六个经济特区之一,努力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尤为重要。11月22日,围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厦门实践”这一主题,2023年厦门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嘉庚学院分论坛在我校公共教学楼1号楼101多功能厅顺利举办。
论坛由我校会计与金融学院、国际商务学院联合承办,得到了厦门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厦门市社会科学院的指导和支持。厦门市文联原党组书记毛振亚,厦门市人大城建委原主任、厦门市诚信促进会原会长傅子仪,厦门市社科联原秘书长、一级调研员魏志坚等嘉宾莅临论坛现场指导。
嘉庚学院副院长洪永强、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Ng Beoy Kui(黄梅贵)、国际商务学院院长苏锦俊、科研工作部部长谢清琳出席。
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副院长胡金帅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教研室主任戴淑庚教授、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蒋晓蕙教授;信达期货福建分公司总经理萧生建、财通证券厦门分公司副总经理蔡宏宇、华福证券漳州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阙晓菲、福建凯景新型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富泽、普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石宏莉副主任、厦门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兴平主任、厦门市云智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一星等高校和企业界的嘉宾受邀参加。
洪永强副院长致欢迎辞。他指出,为更好地办好这次学术论坛,我校组织会计与金融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共同开展申报,并对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进行邀稿。此次论坛收到的论文既有针对厦漳泉城市群经济建设的实证分析,也有结合“数字化”、“碳中和”、“乡村振兴”等研究热点的前沿性探索,不仅很好地契合了本次论坛“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主题,还能够为厦门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洪永强强调,我校已连续五年举办社科联论坛,有力增强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力,促进了省内外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洪永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更好发挥我校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也期待包括与会专家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关注我校新一轮发展并建言献策。
主论坛:聚焦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
主论坛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财政与税收教研室主任秦家顺副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副院长胡金帅教授以“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与会计研究”为主题,从人类的四次科技革命介绍科技如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计作为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石,当前会计理论仍存在缺陷。胡金帅指出未来会计发展将以解析财务文本信息的有用性和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处理技术进行深度挖掘为主,并提出了构建基于数字经济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教研室主任戴淑庚教授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福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如何?”为主题,讲解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已具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优越条件,而县域经济是我国冲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国在当下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机遇。戴淑庚指出,福建省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规模、居民富裕程度、基础设施水平、消费水平和资本生产效率五个方面,未来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实施重点区域差异化策略。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蒋晓蕙教授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厦门产业链建设”为主题,提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厦门产业链建设的必要性。蒋晓蕙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建设方面已有良好基础的厦门市应当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归纳总结厦门当前产业链建设的主要优势,蒋晓蕙提出要通过创新融合、政策优化、引资引智等手段继续助推厦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分论坛:多角度探讨学术成果
分论坛由我校国际商务学院国际投资与统计教研室主任李均扬副教授主持。会计与金融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师生代表依次进行了学术成果分享,并由嘉宾进行点评探讨。
会计与金融学院教师庄婷婷带来了民生财政视角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效应分析。通过双向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民生财政对就业质量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发现这种影响在中部地区和高城镇化水平地区更明显。
会计与金融学院教师葛泽文分析了人为环境污染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通过构建企业、政府、公众间的静态博弈和混合策略博弈模型,从经济、行政、技术三个层面为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决策支持。
管理学院教师游俊雄就厦漳台商营商满意度如何影响企业忠诚与创新展开汇报。研究通过对厦门、漳州地区台商经理人的问卷调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企业忠诚与创新的重要因素。
国际商务学院学子谌瑞华围绕数字基础建设是否会影响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型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如何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高质量实现产业优化。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