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独“嘉”记忆】法学院刘东方:在这里遇上了最好的自己

撰稿:学生新闻社 刘东方  
2016-06-30

  在这四年,我遇见了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环境、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室友、最好的同学,也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法学院2012级学子 刘东方


  “大家好,我叫刘东方,来自河北石家庄,是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这句自我介绍,在四年里说了无数遍,大学的最初好像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自我介绍中开始的,现在,也要在自我介绍中结束了。

  最初选择嘉庚学院,是因为喜爱南方的碧水蓝天。现在要离开了,最舍不得的却是这里的人和事。

  在这里,觉得自己做过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加入了两个我很爱、也很爱我的组织——大学生新闻社和法学院学生会。我是一个做事情就希望能自始至终都坚持下去的人,所以两个组织我都留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它们是除了课堂以外让我学到东西最多的两个地方,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大学生新闻社采写部,我一呆就是四年,从一个新闻“小白”,慢慢去学习如何采访,如何写稿,成长到一个可以与学弟学妹分享采写经验的学姐。在这期间,我认识了学校里一些在各个领域散发着光芒的人,拿到了好多张看起来很酷的记者证,看到了校网上一篇篇署名为刘东方的稿件,和采写部的“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感受到新闻社带来的巨大的归属感和温暖……

  不同于在采写部的“说”和“写”,学生会需要“做”的更多。在法学院学生会的三年里,我们办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活动,每个活动从策划到举办再到后期总结,都要很多人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心血。很多情况下,总是时间紧任务重,在这里我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全能”。现在回过头看自己做过的学生工作,是它们让我的大学变得丰富多彩,让我的大学充实起来。

  我是一个酷爱旅行的人,是嘉庚学院独特的假期制度,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大学期间,我一共旅行9次,去到了10个省份,5个国家,每一次都是和不同的小伙伴,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

  我想很多年以后,想起我的母校,想起的一定是她自由开放的环境,还会想起她教会我们“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道理,想起她有多么多么地爱我们……“我会紧紧地,将你豪情放在心头,在寒冬时候,就回忆你温柔”。愿我们终有一天,还会回到这里来。


四年掠影

  刚进入大学,我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带着好奇心和热情去做每一件事。那时课业也不是很重,课余生活基本都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了,我也利用闲暇时间读了非常多的书,各方面都很有收获。图为大一时参加2013届毕业典礼采写工作的留影。

 

  现在回想起来,大二是非常忙碌的一年,课业压力变重,自己所在的两个组织工作量也很大,不过觉得自己平衡得还可以。这时期遇到了很多对我有影响有帮助的人,让我成长了非常多。图为大二春假在凤凰古城的留影。

 

  进入大三,未来的路如何走,一下子变得好迷茫。这时期,我在学生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少了很多,在学业上更加努力。图为大三暑假在柏林的留影。

 

  结课、毕业实习、论文答辩、拍毕业照、体检、毕业典礼……当这些程序都走完时,也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从现在到毕业典礼,我最想做的是好好珍惜这再也回不来的大学时光。回顾大学四年,庆幸于自己并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有意义的事,这对我而言,就足够了。图为毕业前在图书馆的留影。


【我的独“嘉”记忆】互动征集:

  毕业季,离别时,你是否也有很多话想说?大学四年,最好的年华,在最美的“嘉”,遇上最好的你我,留下美好的回忆。如果在离别之前还来得及,你是否愿意把你在“嘉”的独家记忆和我们一起分享呢?

  征集内容:书写毕业心情,讲述大学故事,发表临别寄语。你还可以提供自己在大学期间有阶段性意义的照片,以图片讲述自己在“嘉”的成长变化。

  互动方式:将图片及相关文字、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news@xujc.com”。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