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Amy”在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讲了一个故事

组稿:传媒中心 陈巧恩 摄影:学生新闻社 顾凌子(除标注外)
2022-07-26
 
 
  “看,是Amy,我们的Amy!”7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聚焦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提出“以青春之力 塑共同未来”。我校师生,乃至各地不少校友几乎同时在屏幕上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并通过社交平台“奔走相告”。是的,是我校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师林杨琼,不过,在“嘉园”,她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Amy!而且,因为足够亲切、亲密,“嘉”人们聊起她时,一般要不嫌麻烦地加上定语:我们的Amy。
 
  7月21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尼日尔总统巴祖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等100多位中外嘉宾和100多个国家约2000名青年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据新华社报道,本次论坛是习近平主席6月24日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亲自宣布举办的,旨在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汇聚最广泛力量。
 
  论坛以“促进青年发展、塑造共同未来”为主题,分设“就业创业”“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四个主题论坛。其中,在“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主题论坛上,“我们的Amy”林杨琼分享了她作为厦门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去宁夏支教的动人故事。
 
  “林老师(Amy)是我大一的英语老师,是她教会我在做每个人生重大决定时,‘Listen to your inner voice’(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感谢亦师亦友的她!”网名为“将四季的变迁尽收眼底吧”的嘉庚学子从媒体上观看了林杨琼的参会分享后,在社交平台上留下真挚感言。Listen to your inner voice,既是教师林杨琼教给学生的,也是女孩Amy的人生准则之一。
 
一条小鱼
 
 
  1998年,厦门大学等22所中国高校共同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到中西部地区县乡中小学支教,同时推动校地共建助力当地脱贫。15年前,作为厦门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林杨琼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关桥乡关桥中学支教一年。
 
  中学所在的地区,曾被联合国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为什么去?”“因为我想去!”在接受《焦点访谈》栏目采访时,林杨琼说起当年,“那时候已经是2007年了,我们都觉得(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了,我们又在南方,(有一次)师姐跟我说,她在上课的时候讲到建筑,跟孩子们说‘亭子’,孩子们就问她:‘老师,什么是亭子?’因为他们都没有见过,然后我就想去了。”
 
  支教的一年里,林杨琼和队友们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为孩子们征订书籍和报纸,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周末的学习兴趣小组;把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尝试分组讨论,锻炼批判思维;把缺老师的体育课开起来,把舞蹈融入美育课堂……“(我们)尝试着和当地老师一起去做一些改变,去打开教育的其他可能。试着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相信的力量。”林杨琼说,他们想让当地的孩子们知道,即便没有依靠教育扭转整个人生,但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仍然可以给他们温暖、力量和方向,铺平他们走出去的道路。
 
  也曾有过动摇,怀疑支教的意义,“真的能为这个地方带来改变吗?”在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时,林杨琼坦露支教的心路历程,并分享了一个流传于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这条小鱼在乎》——海水退潮后,大量的鱼被搁浅在沙滩上。一个小男孩见状,捡起鱼,一条一条地往海里扔。有人劝他:“孩子,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谁在乎呢?”面对质疑,小男孩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一朵“小花”
 
 
  在“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主题论坛上,林杨琼以《My “Flowers” and Me: An Education Relay Between Fujian and Xihaigu(我和我的那些“花儿”——关于教育与被教育的山海接力)》为题分享了她的支教故事。
 
  花儿,是林杨琼支教的地区对山歌的另一种称呼,也是林杨琼眼里的一个个可爱孩子。比如,那位叫做马小花的女孩。“那里的孩子爱唱歌,课间的走廊、操场,处处可以听见响亮的歌声。所以,课堂上有孩子答不上问题的时候、淘气的时候,我常常‘罚’他们下课后给大家唱歌。”林杨琼说,马小花特别害羞,有一次,既答不上问题,又不好意思唱歌,“于是我告诉她,歌先欠着,什么时候攒够勇气了,再来还给我。”
 
  过了很久,在林杨琼支教结束,准备和孩子们告别时,马小花带着一束小野花,来到林杨琼的宿舍门口,认真地为她唱了一首歌。“她说:‘老师,我来还你这首歌啦。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呢?’”林杨琼说,当时她告诉马小花,“我们保持联络,你好好加油,以后来厦门大学找我吧。”
 
  “以后”是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美好词语。很多年以后,马小花再一次兑现了诺言,以全县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考入林杨琼的母校;厦门大学,“从我的学生变成了我的学妹。”又是几年以后,大四女生马小花告诉林杨琼,她打算大学毕业后回家乡,用自己的梦想点亮更多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就像当年第一节课我们约好的那样,去把家乡建设得更好。”再以后,是2019年,林杨琼又一次来到“花儿”盛开的西海固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参加马小花的婚礼。
 
  “在西海固,像马小花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学成后又回到家乡继续贡献力量。”在论坛分享中,林杨琼坦诚:“什么是优质的教育?即便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之后,我依然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义。”她认为,优质的教育有千万种迷人的样子,而这一场持续了20多年的山海接力,一定是其中最美好的一种。
 
一生所爱


疫情期间,为了让线上课堂的音质更好,林杨琼专门购入专业的麦克风设备
 
  虽说林杨琼自谦,“还无法为‘优质的教育’给出准确定义”,但她的学生们都从她的身上看见了“优质教师”的真正模样。称呼,是情感的一种结晶,从一声声自然而然的“我们的Amy”里,不难感知作为教师,林杨琼给予学生的爱、帮助和影响。“我最喜欢他们(学生)叫我Amy”,林杨琼说,这样亲切,而且有‘Love and to be loved”(爱与被爱)’的意思。”
 
  “教师是一个难得的,可以一直和他人进行分享的职业,而分享是我的一大乐趣。”这是林杨琼选择当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说,备课或者上课时,常常会想起自己做学生时最想要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课堂,“那我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因为爱,所以爱,作为一个拥有满满幸福感的老师,林杨琼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既是教与学、传授与吸收,又是相互影响、彼此激发,而所有形态的底层都涌动着一条爱的河流。
 
  “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的那种状态。喜欢听他们谈天说地,共同分享学习、生活中的进步……”在给予、帮助学生方面,林杨琼很舍得用心思、下功夫。在我校,她讲授的课程是《大学英语》,班上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专业。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她会在每个学期期中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这个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自省,第二部分则是让学生选择课堂中喜欢的环节以及不喜欢的环节。据此,她会调整下半个学期的教学方式,保留学生喜欢的,改进学生参与度不高的。
 
  疫情期间,为了让线上课堂的音质更好,林杨琼专门花800多元买了一套专业的麦克风设备。除此之外,在活跃线上课堂气氛,保证教学质量方面,她更是“十八般武艺”全展示,开展英语剧配音、微小说大赛、口语练习、相关主题影片推荐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本学期初,因疫情防控的需要,部分学生暂缓返校,无法参加正常的课堂学习,林杨琼牵挂着这些学生的学业,专门为这些学生建立了一个课程QQ群,群名叫“天选之子宅家也要爱学习”。
 
  面对部分因线上学习而略显焦虑的学生,“我们的Amy”就成了知心姐姐,她告诉他们:“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变化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去跟‘变化’做朋友,养成稳定平和的心态,然后去应对一切。”
 
  一生所爱,爱之力量,可以温柔至极,也能勇敢无比,而且,让人始终觉得不够,永远在奋进的路上。完成论坛分享之后,林杨琼通过社交平台表达感想,她说:“从去海原的那一年,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那些坚守中西部教育岗位的当地的教师们是中西部教育的脊梁,我所做的,远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向他们致敬。”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