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亲切,微笑是他们给“嘉”人的最好见面礼。
他们很辛勤,天刚蒙蒙亮就已经忙碌在“嘉园”的各个角落。
他们很知足,学生的一句“谢谢”足以让他们感动许久。
在开学之际,他们为“嘉”人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让学子有了离开家回到“嘉”的温暖。
在放假期间,他们依旧坚守岗位,守卫着“嘉园”的宁静与整洁。
他们是“嘉园”卫士,同学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嘉”人。
环卫人员:土地的每一寸都被他们的汗水浸润
出镜人物:环卫王志云
每天早上6点,王志云就和同事一起出勤了。戴上斗笠、面罩、手套,因为她的工作需要跟灰尘、阳光打交道。一条道路扫下来,王志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但她仍不能放过地上的一片落叶。
“有时候真的很辛苦,特别是雨天和台风天,常常扫一会儿,就全身湿透了。”王志云来嘉庚学院工作已经12年了。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和路上的大学生打招呼,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她说:“我的女儿现在也在上大学,她总叫我不要这么辛苦,但我想别人能够坚持,我为什么不能。”
对环卫人员来说,四季有四季的难处。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王志云少有抱怨,她说:“学校很大,整理起来很辛苦。但来嘉庚这么久了,太熟悉这里,有感情了。”
群体印象
在“嘉”三年多了,我现在更珍惜“嘉”的好。“嘉园”这么大,环境这么好,现在想想,真是离不开清洁阿姨的努力。
——会计与金融学院 魏雅然
宿舍管理人员:放假是他们最“难过”的时候
出镜人物:南光园区宿管江淑卿
“每次进出她都会热情地跟你打招呼,感觉特别亲切。”
“刮风下雨了,晾在一楼忘记收的衣服被子,她都会帮忙收起来,特别贴心。”
提到江淑卿,南光园区里的不少学生有不少话想说。
江淑卿是在“嘉”有13年工龄的老员工了。现在,她可是南光园区里的“明星宿管”,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您知道这个园区有很多学生特别喜欢您吗?”
面对这样的提问,江淑卿抿抿嘴,羞涩地笑了:“真的啊?”
尽管如此,宿管的工作内容还是决定了他们常会不被待见。
寻常,江淑卿需要对园区出入人员进行管理,遇到带着外来人员入园区的、带着贵重物品出去的同学,她需要把人拦下,让她们做好相关情况登记。有时候会有嫌麻烦的学生对她表以不满:“我就出去一下,都登记好几回了。”对于江淑卿来说,这种不被理解跟被抱怨不是大问题,最让她为难的,是做“选择题”。
“学生忘带校园卡,我要不要给她开门?”这种没有答案的问题常让她深感无奈。“按规定是不能开的,随意开就失去了门禁的作用。不开的话,有点刻板,光看着学生站外边,于心不忍。”
面对选择,不少宿管其实会如江淑卿这般,考虑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信息表确定学生身份。
放假期间,进出人员减少,江淑卿的一天也许都会在静坐中度过。布置简单的宿管室里,唯有滴答转动的时钟可以陪伴着江淑卿。
“平时上下课,得站在外边工作,会有很多学生和我们打招呼,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放假时候,得静坐着看着园区大门,就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或许没人曾想到,放假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竟也是宿管们最“难过”的时候。
江阿姨笑说,自己已经习惯了。“不管怎样,学生宿舍里的安全不能出问题。”
群体印象
很小很小的事,宿管人员都很上心。每天打招呼,她们都很热情,甚至记得我上什么体育课。在这里,感觉时时刻刻被关照着。宿管阿姨就像冬天的棉袄、夏天的冰棍。
——国际商务学院 张思颖
门卫保安:代表学校形象,站也要站得笔直
出镜人物:主楼群3号楼二楼门卫许国明
“门卫叔叔特别好。平时总是面带微笑,下雨天还帮忙装湿雨伞……”这是主楼群3号楼二楼门卫许国明给学生的印象。
门卫采用的是轮班制。值班时候,许国明需要注意可疑人员,保护师生的财产安全。他还要在上下课高峰期疏导交通。工作认真的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对待每项任务。去年9月,“莫兰蒂”台风来袭,恰好他值夜班。他和同事一层层地检查3号楼的门窗。当时停电,在漆黑的环境下,许国明用嘴含住手电筒,用双手加固门窗。对他来说,保护“嘉”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许国明是本地人,有着闽南人的热情和侠义心肠。除了喜欢帮助学生,他也很关注周边的建设发展。有次他还写信给漳州开区发管委会领导,建议冬天提前半小时打开路灯,因为冬天天黑得较快。这样的实用建议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看到冬天提前亮起的路灯,许国明只是单纯地开心。
按规定,门卫在日常站岗时不能坐下休息,一趟值班下来,双脚酸麻总免不了。这一点点的苦头却让他感到幸福,“觉得自己还挺重要的。”许国明说:“站在行政楼大厅,多少也代表了学校的形象,站要站得直。”
群体印象
主楼群的保安叔叔总是站得很笔直,经常看到他们的笑容。他们还很热心地回答我们的疑问。虽然他们的工作看上去很平凡,但他们很努力地做到最好。在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样兢兢业业的安保人员,他们用朴实的臂膀坚守着校园的安宁和平。
——人文与传播学院 苏阳
食堂后勤人员:来自山川湖泊,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出镜人物:南区食堂工作人员张连锋
凌晨4点30分,他一天工作的开始。蒸馒头、煮粥、煮饭,他需要在日出之前准备好大家的早餐。在师生到来之时,食物的香气早已漫透了食堂。
他叫张连锋,今年52岁,除了做早餐,他还负责食堂的水电安全工作。中午用餐高峰期时,他也会出来搭把手,帮忙给学生打个饭。
张连锋是厦大食堂的“老江湖”了。“从92年到厦大思明校区,然后04年到咱南区食堂,25年啦。”他的老家在山东菏泽,他的最好年华在厦大食堂。25年里,吃过他做的食物的学生,有些都已成为了他的领导。对此,他自豪而欣慰:“对学校和学生有感情了,也见证了食堂从人工到全自动化设备的变化。”
因为食堂在任何假期都会为留校学生服务,张连锋已经连续两个春节没有回家了。这样的牺牲总有回报,他也连续获得了后勤部门个人先进奖。
“大家早起都会有点情绪,就希望彼此间更多谅解……”话未说完,他便被一位同事喊走:“不多说,我去忙了。”
群体印象
被刚煮熟的面烫到手,眼泪掉了下来,食堂阿姨帮我拿冰块,并安慰了我一番——“这么远来上学,你妈妈看到你这样一定会心疼,我看了都心疼,以后要小心点。”超级感动,阿姨的关心真的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如美花邵梅花
记者手记
后勤人员,提到他们,相信每个同学都不会陌生。在宿舍、在食堂、在教室、在路上……在“嘉园”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同学们不仅天天和他们相见,而且享用着他们带来的服务。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些可爱的“嘉”人更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后勤人员的采访,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嘉园”卫士。因为,最好的敬意不是一句感谢,而是了解。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朱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