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早报公众号]脚有泥,手也不细了!“00后”在忙什么?

来源:东南早报公众号  通讯员:嘉闻 融媒体记者:林维真
2024-06-28

校园+田园=?

这所大学有独“嘉”解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解题,也是解读。摄影:朱鲜艳

 

这是一所不一样的大学。摄影:吴冰

今年4月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
《“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2023—2024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唤醒计划实践队
从个人到团队再到成果悉数获奖

  它们分别是优秀实践团队1项、优秀实践个人两位(实践队指导老师唐刚、队员鲍楚桓)以及优秀实践成果1项,即《沉‘靛’千年,青黛见福——仙游县青黛印染工艺调研及发展对策研究》。稍早一些,同样来自该校设计与创意学院的《艺心助村团队扎根乡土探索四维一体助村模式》项目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艺心助村团队扎根乡土探索四维一体助村模式》项目入选2023第二届“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教师唐刚(左)和学生们在扎染创意设计课程上一起探讨。摄影:安予心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沉‘靛’千年,青黛见福”青黛印染工艺文化唤醒计划实践队多次来到四黄村调研实践,为乡村发展闯出一条年轻化、有情怀的特色化道路。

  目光从设计与创意领域拉大至整个学校,来自多个院系、专业的“田园牧歌”纷至沓来,譬如,建筑学院学子王婧如、刘鸣川、马则乃白、刘雨葳,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捧回2023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艾景奖金奖;在第四届福建省大学生影像展中,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共同完成的青春题材微电影《娜鲁湾》拿下第四届福建省大学生影像展一等奖,《晚风吹过天边月》获三等奖,这两部作品都诞生于师生研究与服务乡村振兴的“路上”……

艾景奖团队成员合照,左起刘鸣川、王婧如、刘雨葳、马则乃白。

 

《娜鲁湾》剧组在华安县高石村拍摄。

 

《晚风吹过天边月》剧组在华安县高安镇拍摄。

  可以说,在引领青年学生争做脚下有泥、肩上有担、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四有新青年”,发挥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有“嘉”法。

发心 / 一颗种子

  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毕业后,刘辉进入位于北京的东方农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作。这家创立于2010年的规划设计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城市设计与乡村建设实践者,其又以扎根乡村、深耕乡建20多年为业界称道,堪称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对刘辉来说,这是他认真的一次职业选择、人生锚定,更是“一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的具象化。“早在大二时,我就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始深入乡村,用所学的知识、青年人的视角与情怀去融入乡村,参与建设。”刘辉说,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要战略、宏大议题,能够参与其中,何其有幸?一路走来,他更深深体会到,与其说,青年人助力乡村振兴,不如说,乡村丰富了他们。

师生团队扎根乡土,探索助村模式。

  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是刘辉的“乡村故事”起点。2022年,他还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那年暑假,该校副教授,同时也是福林村驻村设计师叶茂乐带着刘辉等8名学生,住进村里,创作20多米长的手绘墙,绘制旅游地图、明信片、文创产品等,并通过墙绘和文创品等将福林村及其闽南特色村庄建筑、自然环境、乡情民俗“推”了出去,扮靓提升乡村的同时,为其二、三产业发展“添”了一把“柴”。2023年,以福林村经验为蓝本的该校《艺心助村团队扎根乡土探索四维一体助村模式》项目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 振兴创新案例”。

扮靓福林村。

 

青年学生为乡村设计的文创品。

 

学生扮靓乡村案例。

  刘辉说,老师们在福林村为他种下“一颗种子”。而在青年学子心田里播种正能量与青春梦想也恰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2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所谓厚植家国情怀,培塑有为青年。青年何为?作为全国唯一以嘉庚先生之名命名的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学生、校友以嘉庚人为统一称呼,视校主陈嘉庚先生为精神偶像——赓续嘉庚精神,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是所有嘉庚人的共同追求。

深耕 / 一片沃土

  从校园到田园,从课堂到社会与自然,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倾力于架“桥”铺“路”,而“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紧抓专业内涵建设,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优化专业”担得起“主干道”一说。2023年7月,该校启动了建校以来的第四次全面而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每一次的修订,都是对时代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思考与积极调整,体现了我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与持续提升。”校方表示。

  历经21年的跨越发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1个独立系、2个教学部、2个教学中心、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4个本科专业,83个专业方向。建校以来,该校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办学理念,深入挖掘新机制、新模式,在中国内地较早设置教师答疑制、教师独立办公室、实践教学周、宽松转专业、体育教学俱乐部制等诸多措施,为的就是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着力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造、创优、创业“五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入村调研。

 

师生们在海门岛开展美育工作坊活动。

  近年来,学校还协调多方资源,建立并完善学校、政府、社会三方共同关心支持实践育人体系的机制。譬如,设计与创意学院成立闽台乡村设计与创意研究中心,致力于将理论授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探索,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师生在乡村围坐探讨。

  该学院已在福建省多个地区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围绕美化、美育、美绘、美创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以艺术和设计为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人文与传播学院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并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乡村振兴调研方法与创意企划》技能选修课程。这门课程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课堂”,将调研实践与乡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课程作业作为乡村建设所需的实际企划来完成,这对乡村及大学生双向的发展

  校园赋能田园,田园反哺校园。青年学子学有所成、有所用,这反过来,又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成长的自主性和自驱力,如此形成良好循环 。

夯实 / 一个根本

  “青年学生进入乡村能直面乡土文化,去了解和熟悉乡村的事和物,去感知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更迭。与此同时,去直面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感受现实中的矛盾,然后带着问题回到学校,继续追寻解决方法,如此循环,螺旋成长。”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副教授、省级科技特派员、“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的指导老师,叶茂乐始终认为,大学生需要走出校园,到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体验中成长,在矛盾中蝶变,不断培育自己的生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环境适应力、工作耐受力等,而乡村是最合适的载体之一。

  身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训练有素、教研并长的师资队伍的一员,叶茂乐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办学初心、发展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即强调“做中学”,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适用的人才。

卢昌义教授设计的红树林种植区图案《我爱中国》。

  6月初,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昌义教授应邀为全校作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辅导报告。卢昌义长期从事海洋湿地生态环境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在红树林研究领域已连续工作四十多年。

周亮副教授(右二)带领学生种植红树林。

  作为卢昌义多年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的助手,聆听报告的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党总支书记周亮很感慨,他说自己见证了卢老师不畏艰苦、风餐露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红树林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历程。周亮表示,年轻一辈教师要学习卢老师脚踏实地、科学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撸起袖子、卷起裤管、弯下身子,坚持劳动育人、实践育人,努力培养更多社会适用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
截至2024年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拥有像叶茂乐、周亮一样的
各级科技特派员138人
团队科技特派员37支
他们穿梭于课堂与地头
他们是校园与田园、
青年学子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在全校“一盘棋”的统一引领下
为国育才
为乡村绘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

不一样的大学吸引不一样的青年人。摄影:朱鲜艳

[来源:东南早报]
[通讯员:嘉闻]
[融媒体记者:林维真]
[编辑:黄珊、陈思灵]
[审核:李安然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