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24届毕业生们纷纷踏上了新的征途,各有各的精彩!其中,不少“嘉”人选择继续深造,在激烈的考研战场上,成功走过“独木桥”。“嘉”人们捷报频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王熙上岸北大(相关报道见文末链接),与此同时,“嘉”人们还将踏入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术殿堂。在毕业骊歌唱响之际,让我们走近部分上岸的“嘉”人,一起听听他们的求学故事,感受那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韧意志。
他们的故事,是青春最美的注脚,也是嘉庚学院教育成果的生动展现。愿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通过不懈努力,定能梦想成真
魏凡博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4届校友
毕业去向: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
魏凡博的大学四年是不断挑战自我的四年。他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之奋斗。而这些事中,考研就是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要做的大事。
对于魏凡博来说,复试阶段无疑是考研路上最为严峻的考验。初试之后,虽然他迅速调整状态准备复试,但发现自己的体力与精力已不如前,倍感压力。幸运的是,他的考研路上有导师和研友们的鼓励。他说:“老师和朋友们的鼓励,让我克服了焦虑和不安,重新找回了自信和从容。”
考研的这一路,魏凡博收获颇丰:日语水平突飞猛进,政治问答技巧娴熟,数学的学习更是磨练了他的耐心与心态。尤为重要的是,他对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热爱。他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备考时,要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持全阶段的努力。他建议想要选日语作为考研外语的学弟学妹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分析选择哪门外语更有优势,随后去寻找初试外语可为日语的学校。”
上岸同济大学的魏凡博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计划在硕士阶段继续学习英语和日语,希望未来能够进入世界百强的学校继续深造。他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定能梦想成真。
我不去想考不上,而是想考上了去哪里玩
王立欣
人文与传播学院2024届毕业生
毕业去向: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
“考研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回首自己的考研之路,王立欣感慨地说。
“我大二一整年都在思考自己是想工作还是继续读书。”面对未来的十字路口,王立欣深思熟虑后,毅然选择了考研之路,“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再选择合适的院校。”通过上网搜集和自己兴趣有关联的学科信息,再结合开设这一专业不同院校的综合因素,她最后选择了四川大学。
备考之路,虽非坦途,但王立欣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她表示自己的心态一直很平稳,不会因为时间看似比较紧张而焦虑,也常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她笑着说:“我不去想考不上,而是想考上了去哪里玩。”她深知,学习效率才是制胜的关键,“每日沉浸于复习之中约6至7小时,但每一刻都全神贯注,力求高效。”此外,她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策略:专业课是重中之重,而政治与英语的备考则根据个人优劣势,灵活调整。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在毕业之际,王立欣想对有考研意向的学弟学妹们说:“考研之路,孤独而漫长。不必过分拘泥于外界的声音,重要的是内心的坚持与自我超越。愿你们在研途上,少一分焦虑,多一份目标感,勇于独立思考,让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只有觉得自己可以,事情才会变得更有可能
董博
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2024届校友
毕业去向: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很激动,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这是董博得知自己被录取时的心情。学日语专业的她跨专业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她说:“我对社会学方面比较感兴趣,毕业论文写的也是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跨专业考研的压力是难免的,但压力也是动力,选择了就用心去备考。”
在踏入社会学这个全新且充满挑战的领域时,董博深知仅凭兴趣驱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她采取了系统的策略,通过广泛的资料搜集,初步构建了该学科的基本框架;找到该专业的学长学姐,更深入地了解学科体系和目标院校的重点研究领域;钻研学习资料和学长学姐寄来的学习笔记;和志同道合的研友们互相打气,共同探讨难题,分享学习心得。她说:“这份并肩作战的情谊,让原本漫长而艰辛的备考过程变得不再孤单与难熬。“
毕业之际,董博满怀感恩:“我遇见的老师都特别好,这是我的幸运。在‘嘉’的这四年里,也成长很多,除了知识还学会了包容和自律,感觉自己也更沉稳了!”大学期间,她专注学习和实践,多次获校奖学金和学科竞赛奖项。
回首来时路,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心存希冀,追光而遇。目有繁星,沐光而行。只有觉得自己可以,事情才会变得更有可能。”
持续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应伴随我们一生
陈茗诗
人文与传播学院2024届校友
毕业去向:考上厦门大学研究生
“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大学期间,陈茗诗一直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自我探索的旅途中,她意识到,“学生”这一身份在职业规划探索中的独特优势——低成本与高容错,而考研则成为她延续这份优势的选择。
谈到考研,她有很多“干货”想和大家分享。她强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对于目标院校的选择,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从自身的职业规划出发,权衡稳中求进与勇敢追梦的利弊。她还透露,可以通过解答目标院校近三年的真题,来感受自己与该校学术风格的契合度,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回望在“嘉园”度过的四年,陈茗诗满怀感激。她特别提及,有次在图书馆看到一张书签,上面写着陈嘉庚先生的名言“盖学问与时俱进,研究无穷,进步亦无限”。她说,这句话不仅激励着她不断追求学术上的精进,也启示着每一个人: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应勇于尝试。从此,这句话成了她的座右铭。
陈茗诗寄语学弟学妹们:“考研虽非人生必选项,但持续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却应伴随我们一生。在‘嘉园’这片沃土上,要活出自我,勇敢追求梦想,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出自己的成长之路
贾金龙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4届毕业生
毕业去向:考上东北大学研究生
出于对自身专业的热爱,贾金龙选择了考研。他想要考的东北大学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全国前列,对此他说:“只要勇于尝试并且实践了,哪怕一次失败,也比错过了后悔来得好。”在备考路上,他是名副其实的“行动派”。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从晨光初照到夜幕低垂,他埋头苦读,视频学习与刷题训练交替进行,每一分努力都凝聚着对未来的期许。
在成功进入东北大学的复试名单后,贾金龙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备战,力求在复试中展现最佳状态。总结复试经验,他说:“要放平心态,不用特别紧张,打有准备的仗。”
对贾金龙来说,大学的学习和实践都是打赢考研这场“仗”的关键因素。在大学期间,他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成绩排名第二;在专业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能力边界。他表示,在大学期间,自己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以一颗温暖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
“有主见、有担当、有情怀”,这是辅导员郭燕对贾金龙的评价。贾金龙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评价,更是他未来人生道路上应当秉持的信念和追求。带着这份信念和追求,他将继续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目前的他已经开始学习研究生导师发来的论文。
每一步的坚持都是通往“诗与远方”的基石
冉睿晗
建筑学院2024届校友
毕业去向:考上重庆大学研究生
“珍惜现在,就是把握未来。”冉睿晗说,在考研的征途上,他学会了坚持与自我超越,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让他离心中的梦想更近一步。
在日常的备考过程中,他建议大家寻找一个自己觉得舒适的环境,并隔绝手机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在公共科目(政治和外语)的学习上,他表示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其中外语要趁早积累。他还建议大家做好两手准备:“不能眼高手低,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根据具体情况来择校择专业,同时做好考研失败后就业的心理准备。”
“合适的考研搭子非常重要。”冉睿晗还透露,在备考的过程中,朋友们给予了他非常多的帮助。
在毕业之际,冉睿晗选择以一场旅行告别大学生活,寓意着每一段旅程的结束都是新征途的开始。他寄语学弟学妹们:“梦想虽远,但每一步的坚持都是通往‘诗与远方’的基石。愿你们珍惜当下,心怀感恩,无论前路如何,都能保持那份对梦想的执着与热爱。”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樊雨昕 陈巧恩]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