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我校师生团队助力厦门市建设儿童友好社区

撰稿: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孙力 宋明明 朱瀚诚  摄影: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吴昊天 王博乐 程煜章 杨小丽 任心悦  
2025-04-02

  春天如约而至,梦想自此启程。阳春三月,在指导教师蔡秀星和孙力的带领下,我校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儿童友好”团队开启从乡村到城市的调研之旅。

  团队以协助厦门市建设儿童友好社区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儿童观察团活动,深入了解儿童需求,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厦门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迈向新台阶。项目涵盖儿童视角下的社区发展环境评估、适儿化空间设计与评估,以及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等。

  近年来,厦门市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厦门路径”。本次活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团队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海沧区渐美村和思明区滨中社区进行调研。团队师生们通过实地观察、访谈交流和案例分析,调研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关键要素和内在逻辑,探讨可以为其他地区借鉴的模式和思路,以期共同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友好的社区环境中茁壮成长。

  位于海沧区的渐美村靠近城区,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并荣获省级、市级儿童友好社区称号。渐美村党委委员、妇联主席许月琼女士热情接待团队师生,她详细介绍了渐美村在儿童友好建设方面的诸多举措与经验。譬如,村里为孩子们搭建了专属的议事平台,定期组织活动。

  滨中社区位于思明区梧村街道,地处城市核心区域,其城市资源的丰富度和便利性为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多样的发展空间。该社区打造了全省首个社区层级的安全文化示范园及沉浸式安全文化体验馆,从儿童的身高和视线出发,设置安全知识宣传栏、视频播放区和安全设施体验区,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在滨中社区的活动室里积极交流调研感受、启发和设想,项目指导教师蔡秀星主持讨论。蔡秀星长期关注厦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参与了厦门市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工作,与多个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较为稳定的社区资源与支持,为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下一步,团队师生将分成几个调研小组,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做进一步的调研,并通过调研报告总结不同类型社区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厦门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议。

[编辑:陈巧恩]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