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表扬,少批评;要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愉快地接受事物;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关注每位学生,走到学生中去,不要高高在上;要注重课堂教学反馈;在‘言传’的时候更要注意‘身教’;要注意培养师生的情感关系。”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总结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做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做到最好,教师必须进行课堂管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各高校奇招不断,这些各种各样的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呢?我们一起来听教务部怎么评说。
点名法子多 想方设法让学生进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让学生走进课堂。因此不少学校在点名上花了很多功夫,确保学生走进课堂。
做法:传统点名增新招 投影仪上播照片
实践高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据《长江日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曾试用大学生上课考勤的“听课证”,大学生持该证件,上课上交,下课领回,没按时交的记为迟到,未交的记为旷课,未领回记为早退。他们还曾实行“拍照点名”,上课前拍一张全班合影,下课时再拍一张,只要一对比,就会发现哪个逃课了。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教师把每个同学的免冠高清照片用投影仪放出来,每点击一个同学的头像,必须由本人站起来答到,只有长相、姓名、学号完全一致,才算到。
做法:高科技产品“助攻”点名 蓝牙微博齐上阵
实践高校: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据报道,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张汉壮教授点名使用一款指纹打卡器,里面输入了每个学生的指纹资料,上课前学生们依次从指纹签到仪前走过,在上面留下指纹,这样谁来上课就一目了然了。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系老师研发出了蓝牙点名法,通过搜索教室里打开的蓝牙,以确定缺课的学生信息。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一名老师用“刷脸”神器点名。该校魏老师研发出一个“基于图像的课堂考勤系统”,以辨识谁上课、谁逃课。该校另一老师推出另一款点名“神器”课堂投票表决器,课堂上人手一部,机器编号与学生学号对应。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采用“微博拍照点名”,“微博拍照点名”分为:拍照点名、短信汇报、一周微博盘点。每周在微博上做一个盘点,然后在微博上@那些经常‘翘课’的学生,让他们知道‘翘课’的严重性。
做法:曝光旷课学生 唱歌惩罚迟到者
实践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随机抽查研究生的16门课,校方公布了每门课的到课率,还曝光了旷课的研究生。该校在曝光旷课学生的同时,还提醒:“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凡学生无故旷课时数达到该课程计划时数1/4以上的,可取消课程考核资格,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
武汉理工大学的一位英语老师曾要求迟到者在讲台上为同学们唱歌曲。无故迟到、旷课者将被班长录进“歌单”,统一在“案发”后的课间公演。曲目不限,但是必须用英语演唱。通过唱歌,学生们锻炼了胆量,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据了解,实行“以歌代惩”后,该班出勤率已接近百分之百。
■教务部点评: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课堂考勤管理也是我院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对于课堂考勤监管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传统点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这在一些修课人数较多的课程班中体现最为明显,一一点名耗时较多,甚至存在部分学生蒙混过关,出现“代点名”、“临时赶场点名”等现象,个别学生在应付完点名后可能会提前离开课堂。
上述高校结合新科技、90后学生的社交现状开发的各种新型点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点名难”的问题。在点名方式上,我院亦有部分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方式和建议,如固定听课座位、考勤的同时在PPT上展示考勤结果以示公正和警示,还有较多的教师以随堂小测代替传统点名、课堂上随机提问并点名等,在考勤的同时也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爱上课堂
学生走进课堂之后,如何让他们不在课上玩手机,认真听讲成为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有不少学校在这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做法:坐“前排”期末加分 上课睡觉全班“共享”
实践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上课时,教室前几排座位总是“无人问津”,这是高校课堂上的“通病”。最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一位英语老师想出了一个“治病”绝招。这位老师将教室的座位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五类区。“一类区”为中间前四排座位;以此类推,五类区则是最后两排。按照这位老师的规定:平时上课,自愿坐在“一类座”的学生,在期末评定时会加1到5分;若一类区存在空位而选择低档次座位的学生将要被扣分。自从该政策宣布后,以前坐后面的学生马上就转移到前面来。
人手一部智能机,上课也不闲着,刷刷微博、上上人人,抽空再瞅瞅QQ空间,很多时候,大学里的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则在教室设立“机装箱”,课前同学们将手机放入防潮箱内,下课后再统一取回。措施一出,绝大多数同学都很配合。
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自由,课上不少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经常玩手机、睡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位辅导员在课堂上“偷拍”学生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发到班级群“共享”。
做法:幸运转盘来提问 说唱相声造气氛
实践高校: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以前都是通过点名册按学号让学生回答问题,这导致很多学生容易滋生怠倦,而且上课积极性也不高,刚好有很多学生都穿黑衣服,所以就突发奇想地用这种方式调动一下课堂活跃性。”今年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的英语老师陈丹在上课的时候根据学生衣服颜色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一直认为自己上课就是‘打酱油’的,反正轮不到我回答问题,没想到老师会以衣服颜色点人。” 该班杜兴同学打趣道自己是“躺着也中枪”。他同时表示,这个方法挺好的,能提升大家的学习积极性,班里气氛瞬间就活跃了。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位老师为了给课堂找点“刺激”,借用幸运转盘的方式来挑选答题学生。她将班上每个学生的名字输入电脑,专门设计一种类似于幸运转盘的抽奖程序。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的副教授李帆为了吸引学生到课堂上课,用说唱的方式吸引学生。为提高讲课艺术,他研究过大兵、赵卫国的相声,并在刘欢演唱的《再也不能这样活》基础上改编出了一个校园版《不能这样活》,痛斥“白天睡觉、晚上上网、逃课、考试挂科”怪现象。
■教务部点评:
点名可能会解决学生“到课率”问题,但让学生融入教学,更为核心的是提高“听课率”,这才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更为重要的指标。
课堂中学生迟到、趴睡、玩手机、吃东西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类似问题很难有统一的范式,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根据学生群体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课堂纪律不仅对学生、对老师也同样具备约束力。如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在教室设立“机装箱”能够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同样,教师也可同步将个人通讯设备放入箱子中,展现师生对课堂纪律共同遵守的姿态。当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解决手机分类标示等细节问题,以免大班授课时发生手机丢失现象,产生纠纷。
作为课堂的第一管理者,任课教师在积极丰富授课内容、研究授课方式外,还必须在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学生上课兴趣,营造课堂气氛上下足功夫。我院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分神的同学回答问题或重点让后排的学生回答,也是旨在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对教师严格要求 确保课堂质量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有一些高校也出台了政策,限制教师的一些对课堂不负责任的行为,确保课堂质量。
做法:老师上课接打手机算教学事故
实践高校:山东大学
2012年,山东大学出台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规定教师及教辅人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通讯工具、因个人原因上课迟到超过5分钟或提前下课超过5分钟等七种行为为教学事故。发生教学事故的当事人,当年度考核不能评优。
■教务部点评:
我院《教师手册(2013年版)》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修订稿)》对于教师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时使用通讯器材对外联系或进行商业活动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等失当行为亦做出了相应处罚规定。教学事故责任人当学期不得参加各项先进个人的评选。
处罚以教育警示和督促改正为目的,如何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使之将精力更多地聚焦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管理力度上,实践“以有效教学见长”的理念,是我院教学管理的根本目标。
链接:
你知道吗?
教师最不能容忍学生上课做的这些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让教师最无法容忍。该调查面向该校13个系的教师发放了130份问卷。数据显示,学生各种恶习中最让该校教师难以忍受的是“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因为其有碍同学学习,且影响教师授课积极性。
让教师无法忍受的学生其他恶习还有开“茶话会”、吃零食、说脏话、睡觉、耍脾气、穿拖鞋等。
编辑:传媒中心 朱国财 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