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大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决赛,我校再创“嘉”绩

撰稿:赖凤娇 王鸿辉  
2023-09-08

在决赛现场答辩环节,参赛学子向专家介绍项目

《净海先锋——高效海面溢油智能回收装置》项目团队合影

  近日,“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简称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决赛在东南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再创“嘉”绩:10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其中,主赛道8件作品分别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海洋与岛礁能源动力挑战赛(专项赛)1件作品获三等奖;港澳台及国际赛道1件作品获优秀奖。我校连续五年荣获优秀组织奖。本次比赛我校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并成为福建省主赛道获奖数量最多的高校。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是福建省唯一连续六年晋级节能减排国赛决赛的高校。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校能源动力学科教指委举办的权威学科竞赛,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遴选的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项目赛事之一。本届竞赛参赛本专科院校达615所,主赛道有效作品数达6852件(全部赛道作品总数达7000多件),创历史新高。经国赛初赛、决赛等多轮评审,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主赛道共有11件作品被评为特等奖、157件作品被评为一等奖、248件作品被评为二等奖、1267件作品被评为三等奖;海洋与岛礁能源动力挑战赛共有8件作品被评为一等奖、13件作品被评为二等奖、16件作品被评为三等奖。本届比赛首开港澳台及国际赛道,吸引了391支境外高校队伍参赛。我校学子联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子参赛的项目获优秀奖。

  我校节能减排竞赛由校企校地合作部指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我校节能减排竞赛历经了半年多的宣讲动员、组队培训、项目孵化、赛事辅导、学校初赛、决赛等环节,推选出19项优秀作品参加国赛。最终,学子在国赛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节能减排竞赛校赛也得到了“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部分获奖作品介绍:

二等奖《净海先锋——高效海面溢油智能回收装置》

  团队成员:吴恒毅、赵颢为、李奕飞、张康洛、林卓奇、叶崇赟、夏雨鹭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海面溢油存在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性大、溢油回收困难、回收成本高、危害回收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等问题开展研究,设计研发了海面溢油智能回收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远程智能控制与智能回收,还具有环境友好、使用灵活、应用场景广阔等优点。

二等奖《基于渔业养殖污染特征的牡蛎壳复合生物炭微塑料去除技术与装置》

  团队成员:康荣烨、苏益帆、雷国军、李昊慧、苏睿哲、董子腾、唐紫诺

  项目简介:项目组学生前期调研发现渔业养殖区存在一定的微塑料污染,遂进行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他们在实验室通过耗材(牡蛎壳粉、生物炭)改性复合实验、建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探寻最优去除工艺。该装置微塑料平均去除率达到 91.2%、耗材可重复使用且去二次污染、饲料转化率提高17.1%、平均产量提升13.3%。本作品兼具环保价值与经济价值。

三等奖《一种生物质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

  团队成员:张兰馨、张小蝶、管欣雨、周家杰、苏怡玮、肖培、沈柏琛

  项目简介:该项目以银离子改性杂多酸为主要活性组分,随后与甲壳素复合和焙烧,合成具有Brønsted/Lewis双酸性且表面富含吸附底物官能团的固体酸催化剂Ch-AgPW,并用于催化生物质水解制备富含呋喃类化合物的生物油;再将富含催化剂的未转化的秸秆残渣通过高温热解方式形成负载银纳米颗粒的功能化生物炭Ag@生物炭。该工艺通过对生物质组分的多重转化和利用,实现了生物质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三等奖《磁性“低碳循环”吸附剂协同太阳能驱动的一体式净水器设计》

  团队成员:马锡淼、郭美祺、雷茜、夏文昊、曾可昕

  项目简介:团队成员对农林固废进行了资源化改造,生产磁性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自行设计的第三代太阳能净水器当中。该吸附剂与净水器协同工作,不仅可以达到“1+1>2”的废水处理效果,还可以回收磁性吸附剂用作堆肥化处理,生产优质肥料,实现固相闭环碳循环。该作品若推广开可节约大量的资金及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推动了“双碳”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等奖《拾“热”——空压机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团队成员:李朝平、周稼煦、林轼晖、李祥维、鲁绍康、侯欣兰、魏嘉辉

  项目简介:该项目以提高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率为目标,基于一种介质与另一种介质之间传递热量用于加热或冷却的原理,自主设计了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装备本系统的空压机能将62.2%的热能进行回收。该系统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过测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约13万元,同时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34.4吨,二氧化硫约1.032吨,氮氧化物约0.516吨。项目成果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等奖《基于除污净气控温调湿的养殖舍综合利用系统》

  团队成员:赵新怡、杜百舸、何娅洁、沈雪倩、宋佳伟、吕炜灿、苏坚玮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当前传统中小型蛋鸡养殖场普遍存在温度条件不足、空气质量差、环境问题突出、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研发基于除污净气控温调湿一体化的养殖舍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缩量排污、降低能耗的前提下解决空气环境问题、减少蛋鸡呼吸道类疾病发病率、提高鸡蛋产量,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三等奖《双碳目标下低值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处理调研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团队成员:陈渊泽、叶嘉豪、陈楚涵、侯堰雯、谢寅榕、何堂静、田堃

  项目简介:该团队自2022年始在厦门市6个行政区内的24条街道中抽取了137个小区和商业街道开展系统性调研。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回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低值可回收物”+“生态超市”平台,连接政府、基层社区、环保企业等多方主体,协作发力,构建可持续的回收模式。

三等奖《大型活动碳排放责任分担机制探索与实证研究》

  团队成员:方凡、何昀舟、刘未宁、陈怡婷、许丽玉、洪培瑜、金圣淞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究国内大型活动碳排放责任界定及减排义务分担机制,通过调研碳排放责任承担意愿,界定并核算各方碳排放量,创新性设计新型会展碳中和费用分担机制策略,推动私营企业、社会团体组织、个人共同参与大型活动碳中和。    

三等奖《“海流电生”——基于洋流能的海中悬浮发电装置》

  团队成员:苏睿哲、唐紫诺、董子腾、康荣烨、刘芳君、何善琴

  项目简介:该团队有针对性地研制和开发了一种基于电磁无刷的多方位迎流发电装置,该装置可在流向改变的同时将洋流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海洋航行吸附式等便携的供电方式。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我校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成员 奖项
净海先锋——高效海面溢油智能回收装置 吴恒毅、赵颢为、林卓奇、李奕飞、张康洛、夏雨鹭、叶崇赟 全国二等奖
基于渔业养殖污染特征的牡蛎壳复合生物炭微塑料去除技术与装置 康荣烨、苏益帆、雷国军、李昊慧、苏睿哲、董子腾、唐紫诺 全国二等奖
磁性“低碳循环”吸附剂协同太阳能驱动的一体式净水器设计 马锡淼、郭美祺、雷茜、夏文昊、曾可昕 全国三等奖
一种生物质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生物油和生物炭的工艺 张兰馨、张小蝶、管欣雨、周家杰、苏怡玮、肖培、沈柏琛 全国三等奖
拾“热”——空压机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李朝平、周稼煦、林轼晖、李祥维、鲁绍康、侯欣兰、魏嘉辉 全国三等奖
基于除污净气控温调湿的养殖舍综合利用系统 赵新怡、杜百舸、何娅洁、沈雪倩、宋佳伟、吕炜灿、苏坚玮 全国三等奖
双碳目标下低值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处理调研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陈渊泽、叶嘉豪、陈楚涵、侯堰雯、谢寅榕、何堂静、田堃 全国三等奖
大型活动碳排放责任分担机制探索与实证研究 方凡、何昀舟、刘未宁、陈怡婷、许丽玉、洪培瑜、金圣淞 全国三等奖
“海流电生”——基于洋流能的海中悬浮发电装置 苏睿哲、唐紫诺、董子腾、康荣烨、刘芳君、何善琴 全国三等奖(专项赛)
Research on Green Campu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Dual Carbon Goal Based on a survey of 7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张欣然、蒲佳俊、李紫昕、廖桐瑶、陈姣羽、康荣烨 港澳台及国际赛道优秀奖

 

[编辑:甘丽红]
[校对: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