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二师兄”落下一个句号和一封让爱永续的信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张超 郑淑琦  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张超 李婧琪 郭唯露  
2022-05-19


  5月12日,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2022学年“二师兄”校友奖励金宣讲会在主楼群1号楼508会议室(卓尔厅)顺利举行。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新春出席本次宣讲会。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李建明,专任教师吴秉勋、程鸿媛,辅导员王慧玲、江晓鑫担任评委,宣讲会由辅导员张超主持。值得一提的是,“二师兄”校友奖励金的发起人线上参会,并担任评选嘉宾。
 
  通过前期的资料评选,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朱影、张培诗、郭修平、赖张芷琪、徐远航、胡曼婷、郑淑琦、朱安琪、谢基华等9位同学进入现场宣讲环节并依次进行竞选宣讲。从学习到兴趣,从校园到社会,从活动到实践,9位同学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绩与成长。经过评委及评选嘉宾的综合考量,最终,2018级学子郭修平与2019级学子郑淑琦脱颖而出,共同获评2021-2022学年“二师兄”校友奖励金。
 
  至此,人文与传播学院“二师兄”校友奖励金项目圆满收官。据悉,该项目启动于2013年3月,由人文与传播学院第二届毕业生赵敏华、丁海涛、王海滨、陈嘉、陈振宇、陈艳明、郭恒喧、黄挺、杨世海、杨帆等10位校友创设,意在激励学弟学妹努力研习,不断进步。从2013年第一位获奖人——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毛月清同学算起,10年时间共有15位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分获总额为3万元的“二师兄”校友奖励金。
 

 
  “这项活动最大的意义是正能量的传递。”苏新春说,作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首个由校友设立的奖励金项目,“二师兄”校友奖励金陪伴、鼓舞了人文与传播学院学子们的成长成才,意义非凡。他祝贺本次获奖的两位学子,也向“二师兄”校友奖励金项目的十位创设校友表示感谢。
 
  “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学业中继续努力,开拓发展;在工作中满怀热情,奔赴山海;祝福大家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校友代表、“二师兄”校友奖励金创设人之一陈嘉通过线上参加宣讲会,并寄语学弟学妹们。
 
 


 
听“二师兄”的话,好好长大
——写在“二师兄”校友奖励金项目收官之际
  
  因工作和疫情的关系,我们都未能现场参与、见证最后一届
“二师兄”校友奖励金的评选与颁奖,深感遗憾。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总共10期的“二师兄”校友奖励金至
此已光荣完成了它的使命。犹记得2013年,正值我们毕业五周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校十周年,我们十位毕业于2008年的师兄一同发起了这个项目,恰好我们又是学校第二届毕业生,由此为项目起名“二师兄”。
  这十年,伴随着“二师兄”校友奖励金项目的一路走来,我们十位师兄也都从曾经的“同学少年”,变成如今的大叔,好在并不油腻;这十年,我们的身份不断变化,但我们都谨记着我们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校友,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当仁不让的“二师兄”;这十年,我们见证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弟学妹拿到奖励金,进入社会,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我们相信,我们做的这一点点小事,是有价值的。
  千言万语,我们最想表达的还是“感谢”二字。十年来,特别感谢郑育琛、王慧玲、黄丽明等师长的努力与付出,是你们赋予“二师兄”校友奖励金项目美好内涵;特别感谢苏新春院长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做的这么一件小事意义深远;特别感谢每一位获得奖励金的学弟学妹。因为你们的优秀,我们与有荣焉。
  十年来,我们也要感谢自己。十年前基于爱与感恩发起的这个项目让我们在大学里奠定的同学情、兄弟情,在后来的日子里显得愈加珍贵。我想,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我们都会记得曾经做过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情,回忆青春时,都是爱的记忆。如今,“二师兄"校友奖励金项目落下了帷幕,虽然这是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此时此刻内心莫名失落,彷佛青春也就此戛然而止了。但我坚信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份新的开始源于我们每一位二师兄、每一位获得“二师兄"奖励金的学弟学妹们对于母
校的感恩,以及对于身边人的爱,这些爱与感恩将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得到传递和延续。
  感恩,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感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编辑:传媒中心 陈巧恩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