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系教师肖飞: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两个维度

撰稿:新闻传播系 肖飞  
2009-12-31

  一如传媒改革之前的媒介从业人员无法预知中国的新闻行业会发展到眼下的情境那样,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与媒介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也让多年来的新闻专业教育机构始料未及。

  其间,从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被包括党报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传媒机构所强调,这种强调甚至一度超过了对新闻专业理论体系修养的强调。

  诚然,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和理念上,学院派分裂出了不同观点。然而,在“将实践融入教学过程”这个命题上,专业的新闻院校和院校的新闻专业都显现了极大的认同。

  作为上述命题的追随者和探索者,人文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诸多尝试,也由此而诞生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理念最初的雏形。

  这份报告将对上述尝试和理念进行一次大略的回顾与总结。

  困局中的契机——实践教学启动的背景

  多数人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惊人变化:在中国大陆地区,新闻学类的专业点已经是十年前的十倍。

  来自教育部高教司的统计是,1994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80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而截至2006年11月,全国经核准颁发新版记者证的记者总人数也只有18万余人,其中在编人员还不到15万人。

  讨论是怎样复杂的因素促成了这个结果,是另一个话题。重要的是,引述中的数据呈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新闻专业人才数量上的过剩。

  有趣的是,新闻业界从来没有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个结果,甚至于,他们中的很多机构根本无法在数字上“过剩”的人才供给当中寻找到合适的从业人员。

  诚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的说法:“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高校却在大量培养。”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传播》曾经在2006年第三期刊发了一篇《现代报纸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的文章,作者对35家报纸媒体的招聘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对于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和“新闻敏感”被排在了前两位,沟通能力和策划能力也被众多的媒体所看重。值得思考的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几乎所有的35家媒体列出的都是法律、财经等等,而诸如“新闻的定义”、“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之类的、被认为是基础性内容的新闻专业知识点没有出现在招聘条件当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样的过剩背后,其实是一个脱颖而出的契机:媒介行业需要的,是与它的现实需求相吻合的专业人才。如果对这类人才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他们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实践和操作层面的职业素养与新闻学理论修养”的双重特质。

  正是对这个契机的感知,新闻学专业由此展开了一个“细微至课堂教学,宏观至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实施和探索的过程。

  “为什么”还是“如何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1.找到切入点

  得益于前辈学者和新闻教育者的努力,在新闻专业教育方面,不管是回答“如何做”的、对新闻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回答“为什么这样做”的新闻理论素质的培养,都形成了体系。而且,这些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完备和严整。

  人文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最初的课程构架上毫无例外地遵循了这个体系。如果对这个体系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可以引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李希光的概括:中国新闻教育几个重要内容就是真实性、客观性、社会良知、主旋律、准确全面。

  对于这些内容,人文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在最基本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四门课程上都做出了足够的安排,以至于只要遵循课程大纲,学生完全可以在毕业之前掌握它们。

  然而,在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需要有足够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去使用它们。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成为了最初的切入点。

  2.在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上的实施

  最初的探索开始于课堂教学,在最基本的采写编评四门课程上,加入了细微层面的实践技巧,新闻学专业的专任教师们做出了颇有成效的尝试:

  在潘新老师开设的《深度报道》课上,学生被要求按照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的机关报《厦门湾南岸报》的要求采写新闻和编辑版面,这些新闻和版面具备的专业水准,让《厦门湾南岸报》每一期都开出一个专版,由学生进行制作;

  在程颖老师开设的《网络传播》课上,移动通信领域里最热的3G话题,被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在新闻学、传播学和营销学的层面上对3G进行全面的阐释和分析,以至于,程颖老师整理的研究报告被厦门移动的高层给予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在吴珞老师开设的《新闻策划》课上,知识点的构架、案例的讲析和作业的设置都契合了目前中国报业、广播电视行业最新的话题和操作手法;

  即使是在最经典的《中外传播史》课程中,担任主讲的吴珞老师用新闻的历史观解析当前中国都市报、党报的办报理念和经营手法,也深受学生欢迎。

  就中观层面而言,新闻学专业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进行过一场被称作“整合与剥离”的课程设置调整:

  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整合成《新闻采访与写作》,并且由原来的新闻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合并授课变成分开授课,而且课程班也采用小班(30人)规模;

  将新闻编辑课程拆分成为广播编辑、电视编辑和报纸编辑,新闻学专业保留《报纸编辑学》为专业必修课,而广播编辑和电视编辑成为了选修课程;

  将《新闻评论学》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删去,转而成为新闻学的专业必修课,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将网络编辑从新闻编辑中剥离,独立成为一门2学分的专业必修课。

  此外,诸多旨在“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被列入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课目录当中:

  《新闻策划》,作为对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全面升级的实践性课程;

  《深度报道》,作为对新闻学专业所有业务性教学内容的总结性课程;

  《新闻网页制作》,作为网络发布平台的技术性课程;

  《媒介法规与伦理》,作为培养新闻品格、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职业理念以及职业道德培养的核心课程;

  《媒介经营与策划实务》,作为一个营销、传播和新闻交叉点上的课程。

  借助08级教学大纲的改革,新闻学专业完成了实践教学最大的一次变革——培养计划。

  在08年的教学大纲当中,明确提出了“基于网络发布平台的实用性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了传播的行业范围并不仅限于专业的大众传媒机构,网络传媒、企业广宣等行业首次进入培养计划的规划视野。

  以08级教学大纲作为标志,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真正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上都全面实施,并且取得了相当成效。

  3.工作室

  在将实践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采用了“瞄准业界”的做法,在实施过程当中,业界对于相关课程的教学成果和学生水平给予了相当认可。这种认可成为了实践教学的一个全新领域和模式——工作室。

  潘新老师曾经在《深度报道》课程上与《厦门湾南岸报》的合作,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间工作室,专业提供媒介内容。

  程颖老师在《网络传播学》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和厦门网建立起了合作,一个深度合作的模式正在筹划当中。

  鉴于英国的留学背景,吴珞老师一直负责新闻学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其间,与英国多所院校的交流为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专业的和多元的——实践教学理念归述

  在经典的传播学框架当中,大众传播媒介从诞生之时就被称作是社会的“守望者”,它需要告诉受众在他们身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需要如何去适应。

  为这个特殊的社会机构服务的人员,就素养来说,应该和上述社会职能想匹配。而有趣的是,大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具备这样的素养。《嘹望东方》杂志的一位副总编辑评价眼下的新闻专业毕业生是“只知道课本上的理论,不了解现实的媒体运作”。

  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宏在讲到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时曾经说过,新闻教育应该培养的是能够发现新闻并且坚持把它们写出来的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吴信训曾经在一次媒体访谈中说,中国新闻教育最应该加强两点:一点是对新闻专业能力的培养、一点是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培养。

  巧合的是,新闻学专业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之后,形成的课程框架和培养体系在相当程度上契合了上述两位的说法。

  但在当前传媒发展的大趋势下,有一股悄然崛起的新力量已成大势: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媒体。连最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都奋力寻求与新传媒的融合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同新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发现、生产和传播新闻;具备高尚的新闻品格、伦理修养和职业操守。同时也认为,他们同时应该具有综合使用各种媒介平台的新闻技能:视频、音频信息的数字平台呈现。

  由此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表述概括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理念: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在“专业”和“多元”两个维度上展开。

  对此做一个简单的阐释:专业意味着新闻技法、新闻价值观和新闻操守;多元意味着多种发布形式和呈现形式的融合。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