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之言“语”2014

编辑:传媒中心 李珊珊
2015-02-25
 
  在嘉庚学院,有许多深受大家喜爱的教师,他们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从校领导到任课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

  “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有耐心、爱心,同时也要有方法。”
——王瑞芳院长

  “教师成长的目标不应只是合格,而应是优秀;为此,教师要对教师职业心存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负众望。”
——戴一峰副院长

  “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创新。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技能。”
——James Arvanitakis James Arvanitakis教授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人文和传媒系、文化及社会研究所教授,2012年度澳大利亚年度最佳教师)

  “年轻人对这个世界有更敏锐的感受,他们把这些感受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教给他们需要的东西。知识本来是死的,教授的方式才是活的。”
——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朱盈蓓
 
  “我会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因为学习语言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啊。我觉得兴趣还是最重要的。”
——日语系教师高桥亚季

  “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让学生感到能学到东西。我的课专业性比较强,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法规,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我会在讲课中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专业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
——会计系教师葛文荣

  “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只是一个用到听觉的过程,还应该用到视觉和触觉。整个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各种感官结合的过程。”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Alexia Wilm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懂其需,助所能。”
——通识教育部教师林海鹰

 
  2014年,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工作,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力度,循序渐进,积极推进科研工作,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贡献。对于这一年的科研工作,老师们有很多话要说。

  “学校强调的科研工作不是与教学工作相对立的。学校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加强科研工作有利于活跃学术氛围,每个教师要富有科研精神,提升科研能力,从而带动学术氛围,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王瑞芳院长

  “(做科研)要持之以衡、要善于挤时间、要有敢啃硬骨头的精神。”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肖筱南

  “科研从课堂中来,到教室开展科研工作时,要尝试跨学科的整合互补,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新研究。”
——建筑学系教师缪远
 
  “科研选题要接地气!”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林斌

  “要把科研寓于教育之中。要让学生早进科研、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科研中得到培育。”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金亮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的经验总结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应该从教学实践中来;教师在科研中的选题方向要找准,比如可结合国外的泛读理论来做好阅读方面的教学研究。”
——英语系教师胡郑辉

 
  学霸究竟是怎么炼成的?1000个学霸就有1000种学习方法,不管哪一种,都值得借鉴。当然,除了听听学霸们的学习诀窍,还可以听听老师们的学习方法。

  “不管做题,还是做事,首先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一味地依赖其他外界途径。”
——机电工程系2009级学生薛繁旺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总结,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总结一句话就是重在平时。”
——法学院2012级学生林育群

  “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晨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因为有目标,有每天要完成的计划,所以不想拖延。”
——晨读队前队长田婧
 
  “要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琢磨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薄弱环节来突击。”
——英语系2011级学生周司印

  “要多学些对自己有用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可以主动考取一些资格证书。”
——财政金融系2014届校友陈境圳
 
  “在大学你还是一名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独立,通过多种方式拓宽知识面,注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学习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要注重课外的实践,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王瑞芳院长

  “在大学阶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学会自主学习,培育自学能力。”
——戴一峰副院长

  “大学四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要在这段日子里学习一门学问和学会做人。珍惜时间学习真本领,不要虚度光阴,同时也要培养乐观的心态,快乐地成长才。”
——中国老教授协会理事、厦门市老教授协会常务会长苏振富教授

  “人和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商的差距,最大的差距是坚持与否。”
——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杜晶晶

  “要找到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大学要以学习为基准,学得广而深,发现自己的优势,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管理学院教师张娜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阅人”无数的企业老总以及offers拿到手软的“面霸”应该最有发言权。

  “就业时一定要先有就业目标的选择,选择的时候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利。”
——招商美伦山庄总经理张文成

  “从现在开始拓宽知识面,常去图书馆,多聆听讲座,经常登录与本专业相关的网站论坛,熟练掌握2-3门应用技术。这样才能在求职路上占得先机。”
——土木工程系教师崔学善

  “简历更应该看重设计,而不是纯粹介绍自己的经历。一张美观新颖的简历自然能让你在几百份甚至几千份简历中‘鹤立鸡群’,一眼便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飞博共创副总经理丁楚庭
 
  “应聘者要充分了解所要应聘的公司,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参加面试时,要注意个人形象,装扮要与应聘岗位相符合,着装做到简单整洁,不要打扮得太过花俏以及使用太过浓郁的香水;面试时要守时,这既是一种礼节,也是面试的加分点。”
——厦门市巨龙信息科技副总经理任勇

  “在有充足的兴趣的条件下,做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是不会感到疲惫的。”
——海峡英才网首席人才官、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李宝璐
 
  “面试中的很多问题不是3天准备就能回答的,重要的还是来自平时的积累。面试官们并不局限于专业,他们更关注的是你的思维和处理事情的方法。”
——管理学院2014届校友叶琴文(就职于全球500强)

  “一是要明确目标,做好规划,具有长远的眼光;二是要完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三是要学会与人合作,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己,追求新一层的高度。”
——华图教育副总裁魏华

  “只有经历了基层锻炼才会有所成长,一步步往前走,从而得到晋升。不管在哪个岗位,都具有挑战性,都会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福建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漳州分公司
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李淑慧

  “应届毕业生应重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并将其作为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平台,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厦门中宝汽车有限公司内训师、2008届校友马超

 
  母校是什么?有的人说,是一个让人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真当要走的时候又急切地希望能多留一两天的地方……母校又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承载了许多人、许多回忆的港湾。离“嘉”许久,校友们对母校说的话,虽平平淡淡,但却真切得让人落泪。

  “‘嘉’里到处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记。很感谢嘉庚学院这4年的培养。在这里,我体会到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真正含义。”
——音乐系2009届校友王冰清

  “身为一个嘉庚人,看到母校这些年的变化,倍感自豪,在外面一提起自己的学校就是满满的骄傲。”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届校友李志锴

  “大学五年的熏陶,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扩大了我的知识面。我这几年的工作都有大学时代的影子。”
——建筑学系2011届校友陈延安
 

  “大学四年他们(老师们)一直支持我、鼓励我,让我坚持创作,正是老师们的帮助给了我机会,给了我动力,给了我很多的成就感。”
——艺术设计系2012届校友于晓溪

  “不论是当初的作品还是此次的作品,都得益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大学同学的热心帮助。我希望有机会能以‘嘉庚元素’设计开发一套创意作品,以此来回馈母校的恩情。”
——艺术设计系2012届校友赵哲

  “我真的很爱我的大学,嘉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2014届校友张燕君
 
 
  “我见证了母校的发展历程。看着一座山慢慢地变成有湖、有广场、有高楼的学校,自己还能到这所学校学习,我觉得和嘉庚学院特别有缘份。”
——会计系2012届校友吴泓

  “学校的山清水秀,滋养了我四年。英语系老师们的培养、舍友的关心和同学们的鼓励,至今仍是我前进的动力。非常感谢嘉庚学院的栽培,回到母校,温馨备至。”
——英语系2013届校友孙旻

  “在这里,我们收获了知识、与人交往的能力、就业能力以及朋友,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理想以及捍卫理想的能力……不管多久、多远,我会再回来的,我们都会再回来的。”
——会计系2014届毕业生罗莹

  “嘉庚学院真的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先不说硬件设施,就说转专业制度,就体现了学校的不一样。我很喜欢这一所不一样的大学。”
——财政金融系2014届校友龚甜颖

  “出去实习、工作时,累了就特别怀念校园里的生活。因为在这里,有青春、有朋友,‘嘉’见证了我的成长。”
——管理学院2014届校友薛忠忠
 
  每一年,嘉庚学子都用自己的爱心、热情,身体力行点亮“公益”这个词。站在新年的起点上,耳边回响着这几位热心公益的师生的话语,总能激励我们在公益道路上继续前行。

  “捐献爱心,重要的是群体的力量。对于个人来说,只要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做到力所能及的程度就好了。其实做好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微公益。”
——会计系行政秘书兼辅导员龚学峰

  “做公益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你想做就可以做。公益和慈善是不一样的,慈善是有钱人做的,公益每个人都能做,只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行。”
——2013年公益奖个人奖获得者田磊
 
  “公益不分大小,比如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掉了东西,过去捡起来还给他或者向辛苦的清洁阿姨道一声感谢等,这些都是在做公益。这些举手之劳的事在带给别人温暖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2013年公益奖个人奖获得者杨浩翔

  “公益就是做好事,无论大小,无论形式,只要你有帮助别人的心并伸出援手,这就是公益。”
——谭垭空(曾任鹭萌芽志愿者队副队长)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