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达人】好男儿张帆:带上钱 带上爸妈 创业去

撰稿:学生新闻社 黄艺苹  摄影:传媒中心 朱鲜艳  
2015-07-08

  22岁,有的人还在啃老;有的人刚迈出校园,在社会上打拼。管理学院的张帆虽然才大三,每个月却能给爸妈各开8000元的工资,他是怎么做到的?

  张帆,22岁,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江苏扬州高邮人。像所有的苏杭男人一样,他的脸细嫩白滑,但手却不相称的黝黑粗糙。这双手凸显了张帆和别人不一样的经历:14岁起,他就开始摆地摊卖春联;高三毕业,他开过服装店;上大学后,他在一家小吃店整整打了一年的工;现在,他开了一家小吃店,既是老板,又是送餐员,同时也是个杂工。而他只请了两个员工——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

志不在年少 14岁就是小老板了

  张帆自嘲说自己是闲不下来的性格。14岁那年,寒假在家没事做,他就和小伙伴一起搭棚卖春联。第一年,是爸爸带着他去江阴进货。从第二年起,他就和小伙伴自己去进货。在年货市场上,常常可以看见这么一个场景:十几岁的张帆带着几个和他一样年龄的“小不点”,有模有样地和四五十岁的大人有来有往地讲价。第一年卖春联,短短10天,张帆和小伙伴就赚了2000块。尝到甜头的他们连续卖了5年的春联。“太苦了,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卖春联生意最好是在年前最冷的那几天。那时,我头上、脸上、手上、脚上全部长了冻疮。老爸还嘲笑我头上的冻疮像和尚的戒疤。”张帆说。

  本来张帆一直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经常听到邻居叔叔阿姨跟孩子说,“你看看人家张帆成绩多好!”但突如其来的高烧弄碎了张帆的厦大梦。无奈之下,他选择了离厦大最近的嘉庚学院。一整个暑假,张帆一直都是闷闷不乐。偶然间得知姑姑有一家闲置服装店,于是,张帆又跑去卖衣服。白天在店里卖,晚上出去摆地摊,起早贪黑,就这样卖了一个多月,赚了近1万块。

  摆地摊、开小店,哭过、笑过,这些经历对张帆的意义不言自明。他说,本来的他十分内向,练了几年摊后,他胆子大了许多,现在竟然开始热衷跟不同的人聊天。

带爸妈开店 “懂事得让妈妈舍不得”

  大二的时候,张帆在校外的餐馆做了整整一年的兼职。送餐、配料、打扫,什么都做。店里的老板娘特别喜欢张帆,“请了张帆一个人等于请3个人。”当然,他的工资也比别人高,别人的时薪是7块,而他能拿11块。说到原因,张帆说:“可能是因为我眼里有活,做事比较主动。”

  兼职一年,张帆并不仅仅为了赚11块的时薪。他一直在观察、学习、进行市场调研。“送餐、配料、打扫……坚持一年做简单的事,真的除去了我内心的浮躁。”张帆认真地说,“而且,也正是这一年,让我学会了怎么开一家店。”此时,开店的契机也来了。“那段时间,老爸工作不顺利,外公食道癌,爷爷脑血栓,家里出现了很严重的经济危机。说白了,快活不下去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看到了一个店铺转让信息,就萌发了让爸妈来学校,和他一起开餐馆创业的念头。

  听说要背井离乡和儿子创业,老实的张爸爸一直很犹豫,倒是被钱逼急了的张妈妈狠下心来,决定去闯一闯。于是,母子两人一起给张爸爸进行了两个月的“洗脑”。张帆就是每天和爸爸视频,跟他分析学校的市场情况。“一半事实,一半描绘前景,加上我妈在旁边鼓动,我爸渐渐也动心了。”张帆得意地说,“但是,当时所有的亲戚听说我爸妈要来学校跟我创业,一致认为,我们全家都疯了。”

  2014年的6月15日,张帆记得很清楚,因为那天刚好是父亲节。张爸爸坐车从江苏来到厦门。父子俩几个月没见,想想当下困境,各自感慨。在学校小住的那两天,张帆带老爸逛遍了校园内外,边逛边说:“看,这么大!这里就是我们的市场!我之前送外卖的时候已经调查好了。”

  张爸爸终于同意开店了,但资金却让他一筹莫展。这时,张帆把自己从小到大的压岁钱、奖学金、摆摊赚的钱、打工赚的钱等约6万多元拿出来。他也跟爸妈讲起了条件:“我出钱,你们出力,我每个月给你们开6000元工资。”就这样,简单装修下店面后,2014年9月,餐馆开张了。

  刚开张的那两个月,餐馆的生意并不好,每天的营业额只有三四百块钱。这时,张爸爸又闹起了情绪。回忆起那段时间,张妈妈很是感慨:“真的是万事开头难。”在开展了外卖业务后,餐馆突然有了转机。生意越来越好,老顾客越来越多。现在,餐馆生意非常稳定,每天的营业额都在2000块钱以上。一个月下来,扣除房租水电,张帆给爸妈发的工资也从每人6000元涨到了每人8000元。

  看到记者来店里采访自己儿子,张妈妈一直都笑盈盈的。她说,自己很幸福,能一家三口待在一块儿。她也很乐于跟学生打交道,“听到学生们亲切地叫我阿姨,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喜欢是相互的,正在店里吃饭的一位女生说:“这家店有家的味道,店里的饭菜就像是自己妈妈做的一样。”

  张爸爸不善言辞,一直在旁边整理菜单、摆正桌椅,但他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笑意。张妈妈说儿子懂事得让她舍不得:“这个年龄的大多数孩子应该是在宿舍打打游戏,在校园里单纯地上上课。但是我们张帆每天除了上学,还要一趟一趟地出去送餐,要跟我们一起支撑起家里的负担。”

创业学业两不误 “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虽然没有考到理想中的厦大,但在嘉庚学院读了3年的张帆此时却坚定地说:“选择嘉庚学院,我不后悔。在这里,我还是能读我喜欢的专业,做我喜欢做的事。”张帆原本下定决心要考研的。但是现在他改变了当初的想法,“我发现嘉庚学院优秀的人真的很多,她是一所非常自由开放的学校,我可以在这个自由开放的大学里做我想做的事,追逐我的梦想。”

  已经是小老板的张帆,在老师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可能是自己有开店,感觉很多课程知识对我来说都很生动,都是实践过了的。”张帆也是同学眼里的好男人。同学们都说他有求必应,做事又好又棒。大家有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有时要分组做作业,大家都抢着要跟张帆一组,因为他靠谱。”张帆的同学说。

  现在餐馆已经走上了正轨。闲不下来的张帆开始进军零食市场。他由现在餐馆稳定的顾客群发展出去,开了一家“男朋友零食店”。“这个想法非常聪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黄俊毅说,“张帆是一个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而跟张帆一起创业的小伙伴赵晨也说:“在谦虚的外表下,张帆的野心大得可怕。”

  现在,张帆最大的野心就是把“男朋友零食店”做成一个品牌,开到全国各地。

相关链接:

  【嘉讲】张帆:创业路上 我带父母同行


编辑:传媒中心 李珊珊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