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区篮球场(风雨球馆南侧)热闹非凡,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暨第六届校友企业招聘会在此举行。
本次招聘会由我校与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主办,我校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校友会秘书处牵头承办。145家来自厦门、漳州、泉州、宁德、莆田等地的企业共赴“嘉园”,带来445个岗位3200个人员的需求。
招聘会采用“云端+线下”同频模式,全程直播带岗,吸引超3.3万人次在线参与。资深人力资源行业讲师向毕业生推荐本场厦门岗位资讯,涵盖岗位分析推荐、厦门人才政策解读、知识普及等内容,为毕业生与企业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
政、企、校友三维联动,搭建广阔就业舞台
本次招聘会在前期宣传中获得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泉州市南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安市霞美镇政府,以及我校福州校友会、漳州校友会、厦门校友会和龙岩校友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其中,南安市霞美镇政府携5家辖区重点单位开展“送岗留才”专项行动。16家校友企业组团返校,助力母校就业工作。
厦门中达集团有限公司是校友企业之一,多次到我校招聘人才。该公司HR邱湫透露,嘉庚学院优秀毕业生为该公司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她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软性能力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她也提醒大家:“面试是企业与求职者双向选择的过程,同学们是否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亮点、真诚与进取心是决定面试成败的关键。”
壹路(厦门)集团有限公司HR洪灵燕也对“嘉”人们印象深刻:“嘉庚学子校园经历与实习经历丰富,具备‘理论+实践’复合型优势。”她建议学子们在求职时,要突出项目成果导向。
“现场氛围浓厚、志愿服务到位,足见学校的用心。”福建新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吴旅萍表示对此次招聘会满怀期待。“我们希望能招聘到适配外贸业务员岗位的优秀人才。”吴旅萍表示,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扎实的英语技能,对于从事外贸行业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她还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探索职业生涯的阶段,多去实践,尝试不同的机会。
“嘉”人踊跃求职,积累经验、锚定未来方向
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嘉”人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积极与企业交流。
“从招聘会通知上了解了企业的信息,锁定了几家意向企业,并针对性地去了解企业和岗位的信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学子陈怡婷在求职前做足了功课。曾任学生就业创业促进会主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的她,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这让她对职业规划有深刻见解。她认为,在校期间应积极涉猎不同领域的工作实践,“多探索才能明晰自身兴趣与价值所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站在毕业的关键节点,陈怡婷目标明确、心态从容。她坦言:“求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不必过度焦虑。如果这次没有合适的,那就收拾心情,下次继续努力,不要气馁。”
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学子严咏春则很重视简历的制作和面试的临场发挥。如何制作一份吸引人的简历,怎样在面试中发挥自如?她认为,要提前深入了解应聘公司的企业文化、业务范围以及目标职位的具体要求,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现场提供的岗位与我的求职方向十分契合,给我提供了不少机会。”国际商务学院2021级学子张宇杉在本次招聘会中收获颇丰。在招聘会中已经参加多场现场面试的她,一边整理着手中刚从各企业展位收集来的资料,一边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提前做好功课很重要。在找工作前,应当提前针对心仪岗位或领域,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经验。在求职时,如果察觉到某个方向并不适合自己,要果断及时地调整方向,避免浪费时间与精力。”
现场,不少低年级的“嘉”人也前来感受求职氛围。国际商务学院2022级学子高婷就是其中一位。“我想提前体验一下招聘会面试时的紧张氛围,为以后正式求职面试积累宝贵经验啦。”在面试中,高婷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保持放松状态,如实作答,条理清晰、流畅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学校全方位护航,构建多元服务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招聘会现场,院长王瑞芳,副院长洪永强、雷锐生,党委副书记杨云良,副院长王冬梅,院长助理叶志筑,部分院系主管、党总支书记到场,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探访校友企业,了解就业市场形势与人才需求,关心毕业生求职进展。
同时,由来自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学工部、团委,对外交流与合作部,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中心的就业指导老师,联合厦门人才服务中心专家及企业HR组成豪华咨询团,设立简历门诊、基层就业、参军入伍、留学咨询等8大主题窗口,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
“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想要寻找实习岗位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学子庄婕带着简历前来“问诊”。她透露,此次自己求职所瞄准的意向岗位,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不过,得益于简历诊断老师的指导,她对于简历修改和意向岗位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方向。
在窗口提供咨询服务的就业指导老师肖莉表示:“求职岗位与专业不对口很正常,通用能力在各类工作中都很重要,专业知识换个角度也能为求职助力。”对于如何制作简历,她建议:“简历关键在于向HR展示自身能力与岗位匹配。同学们要分析企业招聘需求,依据岗位关键词提炼个人技能、优势特长,还可借助AI工具优化简历。”
后续,学校将持续关注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情况,不断优化就业指导服务,持续优化“引进来+走出去”就业服务体系,深化“政-校-企”三方联动,构建“实习-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