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嘉庚学子赴西藏支教,镜头记录课堂感人场景

膝盖当课桌 棉被当靠背

来源:海峡导报(厦门·新闻解读)  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李珊珊
2011-05-28



  日前,“我眼中的西藏”首届大学生影像大赛总结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务院举行,在89部参赛作品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新闻传播系学生叶欣欣创作的纪录片《去支教好吗》脱颖而出,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

  亲身体验过支教生活的叶欣欣,通过朴实的镜头,记录了无数动人心弦的场景和震撼人心的细节,他在西藏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场景?所接触到的又都是怎样的一群孩子?

高原途中 队员发烧晕倒

  去年8月,跟随着厦门大学“珠峰脚下的希望”支教队,叶欣欣和另外3名同学踏上了开往西藏的火车。在上海与其他高校支教学生集合后,他们先搭乘50个小时火车,后换乘大巴,再换乘小巴,又经过19个小时,终于“爬”上了海拔4100米的“全世界海拔最高小学之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定日县扎西宗乡完全小学。

  “火车开到海拔2000多米时,我晕倒过。”叶欣欣回忆说,到了拉萨后,他和另外2个队友开始发烧,1个队友还被送到医院打点滴。赶到日喀则定日县时,已是凌晨1点多。因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每天只供电1个小时,第一晚,他们只能摸黑收拾行囊就入睡了。

膝盖当课桌 棉被当靠背

  第二天天一亮,蓝天、雪山、牧羊,扎西宗乡美丽的草原风景让支教队员们惊叹不已。

  那时,扎西宗乡完全小学的教室还没建好,低年级学生被安排在一排矮房里上课,而六年级教室则是乡里原来的两间医务室。

  “没有课桌椅,孩子们就在地板上铺上一层地毯,再把棉被堆在身后当靠背,写字时,他们就拿膝盖当课桌,弓着背在那写字。”叶欣欣说。

  因为支教学生和藏族学生语言不通,平时,叶欣欣更多的是在负责拍摄影片。而这,也让他看到了很多有趣场景:“有些孩子英语讲得比汉语还好,这可能跟藏语本身的特性有关,他们学英语更容易上手。”

土豆是主食 不放任何调料

  到了西藏,就要入乡随俗。

  支教期间,支教队员的午餐、晚餐都和孩子们在一块儿吃。叶欣欣回忆说,学校食堂里,每天中午固定的一道菜就是土豆,有时会在里面掺一点点肉末、蛋末、碎米粉或青菜,再配上一碗米饭。可到了晚上,连米饭都没有了,就单吃土豆;而且,这唯一的一道菜里不放任何的调味料。由于营养跟不上,在扎西宗乡完全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普遍身高都在1米3至1米4之间,想找一个稍微胖点的、皮肤稍微白嫩点的孩子,都很费劲。

没能送“哈达” 孩子们大哭

  半个月后,支教队员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临走前一晚,支教老师要离开的消息传到了孩子们那里,晚上9点多,教室里突然传来孩子们抽泣的声音。当支教队员闻讯赶到教室时,孩子们有的把自己裹在被窝里,有的背对着老师,有的用双手捂着小脸,他们都在抽泣着……

  10点左右,停止供电,一片漆黑中,孩子们放声大哭,并不断重复着:“老师,没有‘哈达’(哈达: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献给您,对不起……”

  这一刻,感动蔓延在所有的支教队员心中。

面对面

“毕业后,我很想回到那里教书”

  记:“你觉得短期支教效果好不好?”

  叶:“时间太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记:“你说的副作用具体指哪方面?”

  叶:“比如说,支教老师对学生会很友好,而当地老师大多比较严格;我们走后,孩子心里会有落差,当地老师还要花不少时间去调整。”

  记:“你认为,怎样支教才最有效果呢?”

  叶:“一个支教老师,至少要坚持一到两年才有效果;如果可以,毕业后我打算去那里教书。”

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