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装置作品《漂浮》
厦大嘉庚学院师生制作完成9个艺术装置作品
近日,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一群师生到龙海区隆教乡镇海村,发起镇海卫装置艺术工作坊,他们将空间装置艺术与镇海村历史文化相结合,采取现场调研、方案设计、模型推敲,最后在镇海村瓮城及海边进行空间装置搭建。
工作坊导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叶茂乐介绍,本次工作坊主题为“守护卫城、保护海洋”,接近50位学生参与其中,将其分成9组,制作完成9个艺术装置作品。希望通过艺术装置的方式唤起人们对镇海卫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并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走遍镇海村每个角落,其中包含城隍庙、文武庙、镇海卫四大城门、城墙遗址、“父子承恩”牌坊、天门宫、渔港码头等重要文化遗产要素。当地乡贤郭忠平对镇海村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如数家珍,向大家详细讲解镇海村6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他的表述中,村内的一草一木皆有故事,镇海卫的历史形象在同学们的想象中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
镇海村支部书记黄少远多次跟师生们分享镇海村历史文化和建设发展历程,希望通过校地合作实践的方式一起助力镇海村的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他表示,目前镇海村虽然入选第六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录,但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如果能借助周边高校的力量,形成持续的校地合作形式,将可以为镇海村文旅发展提供新思路。“嘉庚学院师生来村里调研,大家都很投入,持续跟村里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们希望通过校地合作方式将镇海村历史和文化推广出去,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索。”
“队员们都期待作品落地的那一刻!这期间我们共花了4周时间去设计、构思、材料选型、模型制作等,当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觉得持续的努力是值得的。”大学生队员说道。这些艺术装置有些布置在南城门的瓮城内,有些布置在景观步道上,还有些在海边沙滩上,都是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场地特点进行布置。其中布置在海边礁石上的泡泡球装置,在搭建过程中就迎来一些游客打卡拍照。组员们将其命名为《漂浮》,他们设计灵感来自海洋养殖的泡沫浮漂,这些浮漂有些是白色的,在村里随处可见。队员们希望通过将浮漂回收再利用方式,将其“变废为宝”制作为艺术装置陈列在海边,提醒大家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执行院长林波介绍说,去年学院成立闽台乡村设计与创意研究中心,积极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号召,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福建地区乡村振兴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隆教乡镇海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村庄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民宿产业基础好,具备较好的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将鼓励学院各个专业,通过学科优势来助力镇海村的旅游发展。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地,也是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力。近年来全国各地艺术设计类院校师生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服务中,对乡村建设进行艺术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