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厦大嘉庚学院30余名师生走村串户察农情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  金向友 陈金新 通讯员 鲍楚桓 汤子杰  冀昕珂
2024-07-26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陈金新 通讯员 鲍楚桓 汤子杰  冀昕珂)7月24日,为深入了解仙游青黛产业现状,助力青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沉‘靛’千年,青黛见福”唤醒计划实践团队深入福建莆田仙游县书峰乡,对12个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他们走进农田、访问农户,倾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与书峰乡的村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青黛种植现状与未来的亲切交流。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在四黄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在田野调研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调研途中

  30余名师生,徒步走过逾15万步山路,深入12个村庄,形成了100余份调研问卷。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唤醒计划团队振兴仙游青黛的决心与能量。

非遗之乡,青黛探源

  仙游县书峰乡,作为中国青黛种植的道地,自宋代以来便形成了种植青黛马蓝作物的农业传统。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仙游当地从事青黛种植的人数骤减,传统青黛种植业和青黛印染手工业也随之陷入发展困境。如何在新时代把握乡村振兴的脉搏,传承并振兴仙游青黛产业,成为当地面临的发展性难题。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调研途中

走入乡野,发掘问题

  调研期间,唤醒计划团队分组行动,走村串户,深入12个村庄,采访了100余户青黛种植民。他们围绕当前青黛种植情况、种植积极性、产业链了解程度、产业发展意愿及创新建议四个维度展开访谈,最终形成了有效调研问卷100余份,以及真实可信、内容详实的30000余字文字材料。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采访东湖坪村民黄文森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采访东田村民林庆杨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采访上林村民陈中地

  通过实地探访,团队发现了当今书峰青黛种植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从事青黛种植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当地常住村民年龄普遍偏大,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流失等问题突出;二是农户从事青黛种植的积极性逐年骤降,种植大户与散户皆逐渐削减青黛种植面积,转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在与村民的对话中,团队还了解到了更多阻碍书峰青黛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如农户缺乏深加工提高青黛产品附加值的现代农业意识,以及青黛加工工具的护养意识不足等。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采访上楼村民黄永添

  书峰当地种植青黛的农户一般拥有2至3口蓝靛池,用于青黛的提取与加工,但团队走访发现,蓝靛池及相关打蓝工具多有保存不当的情况,风吹日晒中,青黛工具普遍存在较大程度的磨损现象。工具的损坏影响着青黛生产的最终质量,也对青黛工艺的研究与传承造成了阻碍。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采访上楼村民黄开水

对话群众,情真意切

  本次调研,团队采用了上门探访、坐谈家常的交流模式,拉近了与书峰人民的距离。百松村的林阿丹奶奶对青黛种植现状的看法令团队收获颇丰。她表示,尽管村中曾尝试过使用现代化科技提高青黛生产水平,但最终因机械化打蓝难以精准剔除杂质、产出成品品质较差而失败。创新失败后,年轻人都前往城市打工谋生,只留下老一辈农户坚守在村中。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采访百松村村民林阿丹

  林阿丹奶奶进而补充到,近年来,村中留下的老一辈农户也陆续放弃了青黛种植,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过高的劳动成本与低下的经济效益,而年轻人对于青黛产业创新的失败,则进一步打击了村民对于青黛产业的信心。林阿丹奶奶思路清晰地向团队人员讲起了她通过多年观察得出的见解,青黛多种于山地,田地分散,难以机械化种植;与此同时,人工加工青黛的传统技艺程序复杂、代代相传,对使用机器代替人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现在村子里种的大多都是老年人,种的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大家都不容易。但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我们书峰的青黛。”情至深处,林阿丹奶奶时而潸然泪下,流露出老一辈青黛农户对于祖祖辈辈流传下的传统产业即将消亡的担忧与不舍;时而喜笑颜开,向唤醒计划成员们表达着由衷的关切与感谢。

倾听民声  共话发展

  本次调查结果真实直观地显示出当今仙游书峰青黛产业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点,当下青黛种植户们对于继续从事青黛种植的意愿普遍不高,现代农业知识技术缺失、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匮乏、经济效益欠佳、市场销售渠道不畅、气候变化对脆弱小农经济的影响成为驱使青黛种植户另谋生路的主要原因。

▲唤醒计划团队成员采访松柏洋村民黄春添

  在面对问卷中“希望如何推广青黛”的问题时,乡亲们表达了希望通过增加网络平台的宣传力度、举办青黛展览活动来推广青黛文化的真挚期许。村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参与到青黛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做到不忘家乡、“黛”“黛”相传。

  青黛种植,承载着一方土地对乡土记忆的热爱与坚守,更寄寓着当代仙游人民对延续祖辈青黛文化的使命传承。每一份耕耘都应被珍重,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团队将始终铭记初心、扎根乡土,用学识与行动唤醒这方沉“靛”千年的非遗文化。

[责任编辑:刘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