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邱伟杰宣读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决定
2/10
1月16日下午,科研成为我校2015—2016学年教师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的主题。科研工作部部长谢清琳作了2015—2016学年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副院长戴一峰、刘暾东就学校科研工作思路、发展规划作了总结发言;大会还表彰了一批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和科研优秀成果。
教师科研实力显著提升
谢清琳从项目立项、科研成果、平台建设、学术讲座4个方面介绍了我校2015—2016学年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在“注重应用研究、注重校企合作、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的科研思路指导下,2015—2016学年,学校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教师科研实力显著提升,校企科研合作逐步推进。
教师科研实力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产出上。与2014—2015学年相比,2015—2016学年,纵向科研项目增加20项,增幅约36%,获得高级别或重大、重点项目数量显著增加;横向课题经费不断攀升,增加了840.9万元,增幅约1572%;教师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增幅约58%,其中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增幅约29%;专著、编著数量增幅约65%,参与人次增幅约205%;教师发明创造热情高涨,专利申请数量激增,授权数量不断刷新记录,2016年全年,教师申请专利380项,获得授权专利138项。
平台建设是我校近年来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2015—2016学年,我校首次获批的2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先后揭牌成立,平台的科研团队建设逐步完善,科研项目正有条不紊地展开。2016年3月,学校与龙头企业泉州市微柏工业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的“嘉庚—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为我校校企合作开辟了崭新的模式。目前,该实验室已打造出50人专业研发团队、8支科研小组,研发成效显著。
针对平台建设,尤其是校企科研平台建设,谢清琳表示,今后学校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同申报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争取获得更高级别政策、项目、资源的支持。
18位先进个人124项成果获表彰
表彰环节,校党委书记邱伟杰宣读了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副院长雷锐生宣读了科研工作奖励的决定,副院长戴一峰、刘暾东为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颁奖。2015—2016学年,共有18名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表彰,124项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获得奖励。
经验分享环节,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张开焱教授、管理学院教师邱洪全副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郭一晶副教授分享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张开焱教授是一位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老教师。他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提醒青年教师,科研要立足于教学实际,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从问题的解决中寻找研究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反哺教学。他说:“最好的科研状态不是出于职业、压力需要,而是爱研究、痴迷研究,从研究中获得快乐。”
邱洪全副教授曾获得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或参与了多项横向课题研究。他以“越努力,越幸运”为主题畅谈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他表示,在科研道路上,自己从“菜鸟”成长为小有成绩的教师源于多付出了努力,多做了功课,“努力是幸运的开始,努力可以克服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努力则会更幸运”。
郭一晶副教授是“嘉庚—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科研团队的骨干之一。他用“酸辣苦甜”概括了参与该实验室项目研发的心得体会——酸,研发产品达不到企业实际生产要求;辣,团队一起讨论时碰撞出火花;苦,研发产品的过程;甜,产品上线、项目通过。
校企合作成科研工作新增长点
在总结发言中,刘暾东副院长指出科研工作是我校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我校在下一阶段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他表示,接下来学校将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学校计划在3到5年内与龙头企业共建10个左右科研创新平台,以平台为载体,引入技术和市场,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科研工作,教师的科研思想和观念必须转变。”戴一峰副院长则强调了高校教师具备科研意识和精神的重要性。他表示,高校教师应当认识到科研的实质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技术的增量和知识的创新。谈及教学与科研两者的关系,戴一峰副院长表示它们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两个领域,高校教师应当走一条两者良性互动的道路。
当天下午的科研工作大会还设置了交流互动环节,戴一峰副院长和教师们就项目申报、论文发表、教学与科研两者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真诚的沟通。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