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每个人都可以听懂的DeepSeek科普讲座在“嘉”开讲

撰稿:青年融媒体中心 杨喻婷 刘浩鑫  摄影:青年融媒体中心 房佳泳 徐铭杰  
2025-04-03

  “嘿,大家好!我是今天的AI主持人,小姚。”

  “小姚你好!针对‘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与科研’这一前沿议题,你有何独到的见解?”

  3月28日下午,在主楼群3号楼大报告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院长助理、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姚祖婵通过与AI主持人展开一对一交流的方式,引出一场以“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为主题的讲座。

  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林子雨主讲,旨在深入探索并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教育模式的智能化转型,提升教学与科研效率和质量。

  以发展阶段作为落脚点,林子雨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从早期的图灵测试到AI概念的提出,再到如今大模型的蓬勃发展,为在场师生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在此基础上,他还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思维、AIGC应用与实践、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等内容,展现了AI大模型在众多领域中所展现出的强大应用潜力。

  此外,林子雨以郑州大学为例,讲述了 DeepSeek 大模型落地高校的成功实践。同时,他提醒在场师生,AI大模型在高校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模型偶尔会出现 “幻觉”,提供错误或虚构信息,因此,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使用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批判性思维审慎对待,并合理利用AI大模型的优势,规避潜在风险,确保科研与教学的质量。

  “AI大模型已然融入人类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讲座的最后,林子雨强调,在这个由AI大模型主导的新世界里,每个人都将告别“孤军奋战”的时代,只需轻轻一触,便可随时向汇聚人类智慧的超级智能体求助,利用它进一步提升个人工作与学习的效率,进而改善生活的品质。

  聆听讲座后,管理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学子余俊豪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到,DeepSeek在技术层面展现出卓越的参数规模与强大的推理交互能力。譬如,在数学领域,它能迅速攻克复杂难题;在编程领域,则支持多语言,并能有效诊断代码问题。基于此,他认为DeepSeek将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有望极大推动高校教育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编辑:陈巧恩]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