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个凤凰花开的日子。“嘉园”如同平铺在山之脚、海之滨的一幅画卷。现在画卷徐徐打开,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新人,我如往常一样在体育馆门前静静地等待着同学们。
我和我的同伴是画卷上一个特色的存在,是画卷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有一个众人知晓、可爱又响亮的名字“小绿”。
“那边来了四个女孩,老兄,我们有得忙啦。”我的朋友指向北区方向。她们不停地看表,内心充满着焦急与不安,还是走在最前面的长发女孩发现了我,她把头转过来,水蜜桃般的声音在蓝天飘荡。“免费的吧?”“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是不是要投一元钱才能骑?”女孩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像极了天上的百灵鸟。最后她们一致决定骑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去奔赴大学这场马拉松的起点。
后来,这四个女孩中有三个人买了自行车。我陪着剩下的那个扎马尾辫的女孩看遍了“嘉园”。
晨时,她在雾霭中匆匆地寻找我们的身影。“早上的‘小绿’真是难找。”说完她眼睛飞快地搜索树下。“因大雾天气停航,上午的课程向后延迟二十分钟。”校园里的广播响起,她松了一口气,脚步也放慢了许多。经过翠湖边上的榕树,她停下来去聆听山间布谷鸟在歌唱,“布谷,布谷……”直到毕业后离开“嘉园”,女孩在家乡的图书馆工作完后走在林荫小路上,听见布谷鸟的叫声依旧感到欢喜。
拿着刚从食堂打来的还冒着热气的包子香肠,吃一口营养可口的早餐,一天都会像超人一样充满无穷的力量。女孩继续前行,蛙鸣使她想起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句。校园的广播、布谷鸟的歌唱、清脆的蛙鸣构成了“嘉园”悦耳的交响乐。
午间,艳阳高照,她火急火燎地骑着我赶去食堂。我在心里想:快点,再快点。这样她能早点吃上饭。红烧肉、海带、家常豆腐这些都是她的最爱,要是再加上一杯鲜榨的果汁就更完美了!六元能吃饱,十元能吃好,这个传说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可惜毕业后这样的“VIP”待遇也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她还会怀念食堂阿姨的笑容和香喷喷的饭菜。
课堂上女孩认真听讲,常常因为一个问题和同学争论得面红耳赤。“我们这个组明明可以这样!”“这个方案有个问题”……教室里传出一声高过一声的争论声。下课的钟声敲响,他们又有说有笑走出教学楼了。我真为他们高兴,没有了大一时的拘谨,多了份自信和从容。
天上的星星映照在栖霞湖的波纹上。夜晚是“嘉园”最美的时刻。我陪着女孩站在湖心岛上,晚风吹乱了我们的心绪。她多想和她家乡父母朋友分享在“嘉”的点点滴滴。那一年,那一个夜晚,她穿着黑色礼服站在“小巨蛋”的舞台上为“嘉”歌唱。“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合唱团的歌声在星空上飞扬,飞扬着。很多年后,她回忆起来依然感到自豪。
图书馆是女孩第二个家。她在窗前的椅子上认识了贝多芬、刘邦、奥巴马、武则天……她穿越古今中外与他们展开对话,获得心灵上的契合;累了,去楼下咖啡厅休息一下,补充补充能量;倦了,站起来看看艺术展览,找找灵感。在图书馆,她还观看了一场接着一场高质量、高水准、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这样的图书馆是她从小梦寐以求的。
几年前,女孩离开“嘉园”,而我依然坚守在“嘉”里,美丽的画卷还等着更多人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年回“嘉”,女孩见了我还是像见了老朋友一样,亲切地跟我打招呼“嗨!‘小绿’,好久不见。”
我想她是幸运的,“嘉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她最美、最美的回忆。
作者感言:
2011年高考完,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认识了嘉庚学院,被这里的五星级图书馆、美丽动人的栖霞湖所吸引。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每天都会在梦里和“嘉”相遇,盼望着自己也坐着船来到“嘉园”。9月,我梦想成真,“嘉”比梦里还要好上成千上万倍!
(本文为2018“校庆杯”征文大赛优秀奖作品。)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2019年征文大赛投稿须知:
1.征文内容:
(1)讲述在“嘉”的追梦故事,抒写与“嘉”的情缘。
(2)记述学校的发展历程,对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果、校园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畅想新时代“嘉园”的发展,表达对学校的美好祝愿。
(3)讲新时代“嘉”人故事,展现嘉庚人的新风采。
(4)与传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嘉庚精神相关。
2.比赛视作品质量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一等奖:奖金1200元及获奖证书,奖品:学校元素纪念品;
二等奖:奖金1000元及获奖证书,奖品:学校元素纪念品;
三等奖:奖金800元及获奖证书,奖品:学校元素纪念品;
优秀奖:获奖证书,奖品:学校元素纪念品。
3.征稿时间:即日起至10月9日。
4.投稿邮箱:3349409917@qq.com。
|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