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在霞浦。(彭伏明 摄)
6月26日上午8点,人文与传播学院“相约霞浦 光影之旅”实践教学周摄影创作团正式启程。该院23名学生在易欣、黄洪波和黄学硕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宁德市霞浦县开展为期8天的摄影实践创作。
当日下午3点,摄影创作团到达下浒镇前洋村海带晾晒场,进行创作。
傍晚时分,师生一行前往北壁乡盘前村刘前码头。此时正值夕阳西下,霞光溢彩。拍完最后一幅夜景,一天的行程也进入了尾声。回到驻地已是夜里九点,同学们虽然很疲惫却也收获满满。
第二天凌晨3点半,同学们又乘车前往位于三沙镇东北部的中国观日地标——花竹。离日出还有一个小时,那里早已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大家赶紧找机位,架相机,当东方的天空连同海面逐渐被朝霞染红,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时,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是这个清晨最动听的和声。
在为期8天的创作之旅,同学们冒着酷暑跋山涉水,披星戴月,拍摄了20多个摄影创作基地,行程超过1000公里。他们感受光与影的变幻,捕捉云与霞的交织,创作出一幅幅美丽如诗的大片。
同学们“全副武装”在海边创作。(陈茜羽 摄)
对于此次摄影实践创作开展的意义,带队老师易欣表示:“实践教学周期间同学们走出校园,用镜头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劳动之美和文化之美,既能提升专业技能,又能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培养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虽然很累,但充满挑战,同学们热情很高,每天都有新收获。”
天还没亮,海边已是师生忙碌的身影。(易欣 摄)
“才两天,就爱上了霞浦之美。”2020级新闻学专业梁如梦对此次创作深有感触。她说:“在白鹭村的晾晒场,渔民们打着缆绳,吊晒刚刚打捞上来的海带,此情此景,让人感受到了劳动者的智慧和艰辛;凌晨5点,站上南太姥山看花竹日出,朝霞满天,山海尽染,领略大自然的壮阔与美丽。我们有机会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的美好,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非常值得!非常美丽!”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子肖昊这样形容霞浦之旅。她表示,在老师的指导下,这种“特种兵”式的学习让她对于日落、车轨等弱光摄影技术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当看到流光溢彩的照片频频从相框里诞生,让她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
“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实践教学周摄影创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照片,更多的是一次全新的拍摄历练。”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子曲津成说:“光与影相拥,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感受到自然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也会凭借这种坚毅继续在摄影这条路上深耕。”
据悉,霞浦位于宁德市东部,地名寓意为“霞光映照下的海滩”,享有闽东最古老的“海上明珠”美誉。海岸线绵长,岬角突出且岛屿、港湾众多,在潮水涨落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素有“中国最美滩涂”之称。
部分摄影作品欣赏
《俯视》(曾子曦 摄)
《光遇》(陈思琦 摄)
《满面春风》(龚小榕 摄)
《穿行》(洪哲恩 摄)
《撒网》(梅仁芳 摄)
《学海无涯》(李兆熙 摄)
《追光舟渡》(沈奕君 摄)
《专注》(肖昊 摄)
《缝补》(陈婧柔 摄)
《乐农》(沈奕君 摄)
《舀》(李兆熙 摄)
《渔舟网鳞光》(陈茜羽 摄)
《白发三千丈》(陈思琦 摄)
《畲族老人》(陈思琦 摄)
《渔夫敲击“水晶盘”》(成婷婷 摄)
《影》(沈钰斯 摄)
《逆风而行》(王佳钰 摄)
《湾中行》(梅仁芳 摄)
《一叶扁舟》(龚小榕 摄)
《落日围网》(张珺涵 摄)
[编辑:甘丽红]
[校对: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