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赵琛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系
主要事迹:2015年,考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7年9月入伍,服役于东海舰队;2019年10月1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预备役部队方队,位于第4排第16个;2019年10月将回校复学。
96(米)、75(厘米)、128(步)、66(秒)……这是赵琛的爱国密码。
在10月1日的国庆阅兵中,作为预备役部队方队的一员,赵琛迈着刚劲的步伐,英姿飒爽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天安门前从敬礼线到礼毕线一共是96米。受阅官兵要以75厘米的步幅,正步行进128步,历时66秒走完这段距离。
拥有军人和嘉庚学子双重身份的赵琛,在完成任务之后,深有感触地说:“弥足幸运,一生荣光!”他表示,这光荣的背后离不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嘉庚精神的激励。
圆梦
211天训练迎来光荣时刻
阅兵训练
“为国争光,圆自己的梦想。”
从3月4日在厦门海选时被选中,到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前接受检阅,经过211天的努力,赵琛圆满完成了入伍之后最光荣的一次任务。
在得知阅兵海选消息时,赵琛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书。然而他差一点就和这次阅兵失之交臂。海选刚开始时,他没有入选。但他没有放弃,顶着烈日继续训练,为自己争取了机会,最终成功入选。赵琛透露,刻苦、肯练是部队领导选中他的主要原因。
阅兵训练有别于军队的日常训练,训练时间更长,强度、难度更大。赵琛清楚地知道这次任务的艰巨,但作为一名军人,他非常希望以参加阅兵的方式为祖国庆生。从厦门海选中的1000人,到前往北京的40人;从北京陆军预备役高炮师的1000人,到前往阅兵村的500人,再到预备役部队方队的350人,赵琛用汗水和付出圆了自己的阅兵梦。
211天,每天平均训练11个小时,每天3万多步,摆臂上万次,军姿站的时长以小时为单位,连贯正步200多步不变形,齐步训练一走就是好几千米,眼睛凝视40秒不眨眼……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对于一般人来说都很难完成,然而赵琛他们还需要提着7斤重的枪,在近40度的高温天气下训练。刚下训练场,受训官兵就已经一身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是训练场上的常态。赵琛透露,训练时每个人一天得补充10升的水。
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下,赵琛踏坏了4双军用皮鞋,减重了13斤,脚底下长了两个厚厚的茧子,右肩也因为端枪训练而患上了慢性关节炎。“我知道很辛苦啊,但从来没有动摇过。这对我来说是一份荣誉、一个使命,更是一种成长。”
直到现在说起阅兵训练的经历,赵琛都会这样形容,“枯燥中也有很多快乐。”对他来说,快乐是训练之余方队成员之间的一句玩笑话,是大热天预备队员为他们喷水降温的那丝清凉,是冒雨和其他方阵比踢正步的那份坚持,是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一个动作时的小小成就感……
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因为受训官兵们平时的日积月累,才有了阅兵上精彩的画面。
回顾参加阅兵当天的经历,赵琛激动的心情仍然无法平复。“我从参加前夜就激动得睡不着。部队要求我们凌晨2点起床,但我一宿没睡。”早上六点不到,赵琛就和队员们一起到了天安门广场,进行阅兵准备。
在阅兵中,当习近平主席从预备役部队方队经过时,赵琛精神抖擞,身姿挺拔地接受检阅,“虽然表现得很平静,但内心很激动,我甚至感觉到拿枪的手在发抖。”分列式开始后,赵琛和队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完美地走完了天安门前的96米。
回“嘉”
希望给学弟学妹树立好榜样
阅兵训练
当赵琛步伐坚定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他所在的嘉庚学院龙舟队微信群早已“炸了锅”,群里的成员纷纷为他点赞。在校期间,赵琛是嘉庚学院龙舟队的一员。他表示,在龙舟队的这一段拼搏经历也为他日后当兵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入了龙舟队后,每天一大早起床训练,双手绑上几十斤钢板去划船,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去冲刺终点,日复一日的训练,让我觉得吃的苦越多,才能获得越多的荣誉。”在指导老师林耀辉眼里,这位来自甘肃的小伙子,“特别有动力,是说干就干的选手。猛起来,一个人可以气壮山河。”当看到赵琛在阅兵上的精彩表现,林耀辉赞叹地说:“太骄傲了!真的是得千锤百炼、敢破釜沉舟才能乘风破浪!”
“活跃、积极、性格豪爽,拿过奖学金但也有惹过一些小麻烦。”赵琛的辅导员这样评价他。对于自己的大学前两年,赵琛有些遗憾——没有全心地投入学业。2017年,他应征入伍,一方面是圆自己的当兵梦,“上高中时我就想过当空军飞行员”;另一方面是想更清楚地审视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入伍期间,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发扬到部队训练中,短短的两年时间,收获了部队同伴及领导的肯定:在新兵连时就被培养为带新兵的班长,是同期列兵中第一个拿到部队驾照的人,在部队被评为“十佳学兵”,父母还受邀参加所在部队的阅兵典礼,是本次阅兵预备役部队方队4排面副班长……讲到这些,赵琛则很谦逊地说:“我真的比较幸运。”
国庆阅兵结束后,赵琛也退役了。十月份,他将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经过两年的军营锻炼,赵琛多了几分的坚毅和自信,更加清楚未来的路如何走。“我想做一个全新的自己。我会将在军营养成的良好习惯带到学习生活中,参加早读,学好专业知识,不荒废时光。回到学校后,除了建筑学院的大五学子,其他同学都是我的学弟学妹,我希望能成为他们的榜样,也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引导更多有军旅梦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报效祖国。”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