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嘉庚学院力推实践教学。厦大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说,学院视实践教学为一种强调能力培育的教育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
从2003年成立,实践教学法成为嘉庚学院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突破口,形成了嘉庚特色,给用人单位留下了“嘉庚学院的学生,学的是真家伙”的印象。
文/图 通讯员 戴海蛟
6月11日,漳州《厦门湾南岸报》用专版刊发了漳州开发区第二届生态杨梅节的8篇报道,每篇报道都出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之手。这次采访是这个专业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一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嘉庚学院的彭同学说,她很享受这个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将课堂上学到的采写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感觉特别棒。”
这就是嘉庚学院力推的实践教学。
改革课堂教学
嘉庚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从课堂教学出发的。在嘉庚学院的课堂上,灌输式、填鸭式、单向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受欢迎,取而代之的是:参与式、互动式、情景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学院为此专门设立了教学创新奖和教学方法奖。
这一教学模式的魅力,从嘉庚学院物流管理系的一堂“管理心理学”课程可见一斑。这堂课不在教室上,而是在羽毛球场上,老师让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策划组织一场羽毛球比赛,学生只有合理分工才能保证整场比赛顺利进行。任课老师张云峰说:“组织比赛能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团队对外交流行为、成员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达到了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
从备课的教案设计,到课堂的教学互动,教师都从学生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育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精神。
在嘉庚学院国际商学院,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根据中国学生特点进行改造的“哈佛式”和”德鲁克式”案例教学法;法学院采用小班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与实务能力结合的培养模式;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一些课程中开展实地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实践环节
嘉庚学院2008级电子商务系的林语馨今年毕业,她找的工作跟她的专业很对口,是做网络推广的。当问到她对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应时,她说:“很适应,现在做的就是在学校学习的东西,特别是在大三实践教学周上做的电子商务项目设计,从那学到的东西很有用。”
林语馨提到的实践教学周,是嘉庚学院在实践教学上的一大创新,学院每学年拿出两周的时间集中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接受更加系统化的实践训练。
每年的实践教学周,嘉庚学院电子商务系都会组织大三学生进行电子商务项目设计,由学生们自己联系企业,为企业设计电子商务平台。林语馨所在的6人团队找到了浙江宁波的一家五金机械企业,为这家企业设计电子商务平台,并得到了该企业的采用。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林语馨他们除了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外,还在对外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现在做网络推广,比学校里没有练过的人更老练,对团队合作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林语馨只是嘉庚学院强化实践环节的一个缩影。嘉庚学院在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置了技能教育模块,并有意识地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即要求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理工科所占的比重不低于35%,文科不低于25%,超过教育部规定的25%、15%的要求。同时,嘉庚学院积极进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建设了60多个实验室,与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
拓展第二课堂
厦大嘉庚学院2009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魏晴每次说到她负责的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就特别兴奋,她说,我们做研究都是安排课余时间进行的,学校给项目提供经费,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做实验,有不懂的就去问老师……
魏晴研究的这个项目叫“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这学期刚好完成。
用科研带动实践教学,是嘉庚学院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手段,魏晴说,一个项目做下来,除了知识面得到拓宽外,提高最多就是实验技能,这为以后的学习甚至就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学生社团活动,尤其是学术性社团活动、科研创新活动、创业演练与尝试、学科竞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把手”。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带领学生“走出去”,与香港浸会大学、凤凰卫视、TVB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在暑假期间举办“教学工作坊”,让学生到香港的这些单位进行交流,拓展学生的实验和实战经验;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积极推进“以赛代练”的实践模式,通过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高水平竞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则积极带动学生参与由教师领衔主持的科研项目,通过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6月17日,嘉庚学院举办了第二届校友论坛,不少参与论坛的校友们表示在学院接受的实践教育使他们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嘉庚学院200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郑同学目前在一家网络公司任高级主管,他表示在招人时会优先考虑嘉庚学子,因为“他们动手能力强,做事踏实,对自身定位准确”。